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77
1 引言 目前我國主要是依靠人工抄表收費,但存在入戶難、企業管理費用開支高、效率低等諸多問題,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智能化網絡自動抄表系統成為必然趨勢。而自動抄表技術的關鍵是改造傳統的電表電量計量,即傳統電表的電量檢測與控制是實現自動抄表的核心。實現方法眾多,如數字電表、基于IC卡電表等,但我國許多用戶還是采用傳統的磁電式電表。因此改造該電表是首要問題。傳統的磁電式電表檢測是利用紅外檢測、光電檢測等方法,然后利用無線或紅外發送方式傳送到計算機或掌上機,以實現自動抄表。這里提出的無線抄表檢測系統是基于掌上無線近距離抄表系統,檢測電能表的轉數,通過串行通訊口傳送數據到掌上抄表器.從而控制斷/送電。 無線抄表檢測系統由電表檢測單元、掌上抄表器、管理計算機等3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2.1 電表檢測單元 使用光電頭改造傳統的感應式電能表,以檢測每個用戶電能表的轉數。每片單片機控制8個用戶的電表信息。每個電能表經一路繼電器控制斷,送電功能,采用X24C45型EEPROM兼看門狗電路來保存每個電能表內的轉數數據,并利用PTR2000型無線收發器收發信息。 2.2 掌上抄表器 掌上抄表器使用功耗低、工作可靠的AT24C512型串行EEPROM存儲器;通過并行輸出的128×64點陣LCD顯示器作為人機界面,顯示抄表提示等信息;通過DS1302器件獲得抄表時間等信息;選用MAX813型電壓檢測器檢測電池供電電壓,同時該器件還具有看門狗的功能;利用PTR2000型無線收發器實現掌上抄表器與電表檢測單元的通訊;并利用MAX232將掌上抄表器的用戶抄表信息傳送到管理計算機,從而實現用戶信息的計算機管理。 2.3 管理計算機 管理計算機是系統管理級,采用通用的微型計算,操作系統Win98以上。開發環境VB6.0和SQL2000,標準的Win-dows操作界面,使用方便。具有與掌上抄表器通訊、存儲數據、查詢打印電量電費、營業繳費等功能。 3 電表檢測模塊硬件電路設計 光電采集的電信號通過微控制器單片機處理、存儲數據,當接收到掌上機發送數據命令時,通過無線收發模塊PTR2000將數據發送到掌上機,單片機的P2端口連接繼電器向用戶斷/送電,當用戶欠/補交電費時,通過掌上機的斷/送按鈕發出命令,使單片機接收到繼電器動作命令,從而控制用戶斷/送電。而電表端檢測部分硬件電路包括:光電檢測、非易失性存儲器X24C45、無線收發等模塊。 3.1 光電檢測模塊 光電檢測模塊是準確測量用戶電表表盤轉數。常用檢測方法:紅外線對射式和反射式。而采用紅外線對射式方法實現該系統設計較復雜,需將用戶電表的表盤打孔。但采用紅外線反射式方法較簡單。只需在用戶的表盤上做明顯標記。因此該系統檢測選用RPR220型反射式紅外線識別傳感器。在用戶的電表表盤的某處用暗色油漆做標記,采用RPR220識別無、有標記處,通過電壓比較器比較輸出高低電平信號,當檢測到有標記時,比較器輸出高電平,發光二極管不發光;當檢測到無標記時,比較器輸出低電平,發光二極管發光。圖2為光電檢測部分電路原理。 3.2 存儲器模塊 由于該系統檢測模塊需要儲存大量數據,并具有掉電自動保存數據功能,X24C45是按16x16方式組織的SRAM和EEPROM位對位構成的串行256位NOVRAM(非易失性SRAM),另外,X24C45具有上電時自動調出,掉電時自動存儲(Autostore)數據的功能,所以這里采用X24C45實現數據存儲功能。上電后,SRAM和EEPROM的數據互相傳送。對SRAM操作,讀寫次數無任何限制。一旦電源電壓降至4.3 V以下,數據便自動從SRAM保存到EEPROM中。為保證數據能夠可靠存入EEPROM,電源電壓不能下降太快,其典型時間為5 ms,帶有電容的系統中一般都能夠滿足。EEPROM具有1 000 000次的存儲壽命,數據可保存100年以上。
2 無線抄表系統結構組成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