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投資和參股的方式,與EDF合作共同開發建設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這是中國核電企業邁向英國核電市場的第一步。而在李克強總理訪英期間,從中英雙方簽署發表的一系列核能合作協議不難看出,英國核能市場已對中國全線開放,中國企業在英國主導開發核電站、推廣反應堆技術、實現全產業鏈合作均有了作為的空間。
盡管有了開放的空間,但由參股到控股再到出口反應堆技術、營運核電站,對中國核能企業來說,其難度之大,周期之長,遠非一朝一夕即能促成。洞悉英國當地各種行業力量,評估潛在的市場競合態勢,透視英國核能產業生態,已成當務之急。
而中國核能企業在英國市場縱深拓展的進程,也將是與英國產業體系各環節企業密切合作交流的過程。本文力求從公開信息的碎片中,解構英國核能產業生態,梳理一個能夠切入英國核能市場的脈絡,希望能給業界些微啟示。
競爭環境突顯
挾資本、建造和成本優勢,以及與EDF多年合作的經驗和建造EPR反應堆的專業能力,中國核電企業得以投資參股建設英國欣克利角項目。而要更加廣泛地逐步參與英國新建核能項目,包括牽頭開發英國其他核電廠址,以及在滿足英國獨立核監管機構嚴格要求的條件下,在英國部署中國反應堆技術,就需要中國企業更深入地了解英國的產業環境,包括新的競爭方式,新的運作流程,乃至新的游戲規則,這是中國企業在英國核電市場的必經之路。
八大場址及其歸屬。英國新建核電項目共有8個場址獲批,分別為:欣克利角C(HinkleyPoint C)、賽茲韋爾 (Sizewell)、布拉德韋爾 (Bradwell)、哈特爾普爾(Hartlepool)、希舍姆(Heysham)、威爾法(Wyfla)、奧爾德伯里(Oldbury)、塞拉菲爾德的摩爾塞德核電站(Mooriside)。
其中,EDF擁有前5個場址,英國核退役管理局(NDA)擁有另外3個場址。在NDA擁有的3個場址中,地平線公司擁有Wyfla和Oldbury兩個場址的投資權,核時代公司(NuGen)擁有Mooriside項目的投資權。而隨著日立對地平線公司的收購、東芝對NuGen的控股,相應的場址歸屬也隨之而變。顯在的堆型技術則為EPR、ABWR、AP1000。
從場址歸屬來看,中國企業更廣泛參與英國新建核電站的機會基本在
EDF擁有的欣克利角以外的場址中,其它場址也有合作的可能,比如可能會興建AP1000反應堆的Mooriside項目。
市場關系。市場關系格外重要卻難以厘清。重要在于其暗含市場秩序,難以理清則在于項目進行中的企業關系不斷變化,錯綜復雜。EDF正在進行的欣克利角項目有中方參與,我們暫且不提。在其它場址上或退出、或有意、或參與的公司僅就表露意向的就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對中國企業的啟示就是,熟練運用國際商業規則,處理好市場競合關系是在英國市場立足的關鍵。
日立在完成對地平線公司的收購后,原地平線公司的股東德國能源巨頭萊茵(RWE)和意昂(E.on)集團基本已退出英國新建核電市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和巴布科克國際已與日立簽署協議成為其承包商。而拋開日立的合作伙伴通用電氣不談,預期加拿大公司LNC-Lavelin也會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
再看
東芝。
NuGen公司是由西班牙電力公司Iberdrola與法國GDF Suez各持有50%的股權聯合成立,東芝收購了Iberdrola的50%的股權和GDF Suez10%的股權,GDF Suez依舊保留了NuGen 40%的股份。NuGen公司計劃到2024年在Moorside建造三座AP1000機組,總裝機容量3.4 GWe。預計2018年底完成最終投資決策,關于場址調查、場址布局的預先研究、利益相關部門的參與和公眾咨詢的準備工作將于2015年啟動。
拋開政治因素,俄羅斯原子能公司、芬蘭富騰公司和英國勞斯萊斯公司也于早前同意展開合作,推動英國引進俄羅斯設計的VVER反應堆,并已著手VVER型反應堆的通用設計評估(GDA)和場址取證事宜的前期準備工作。
官方機構。英國的核能監管體系和制度是世界一流的。僅就中國企業進入英國市場的前期準備工作,也至少要與以下幾家英國官方機構打交道,熟知這些機構的運作方式和流程,是中國企業的必修課。
能源和氣候變化部(DECC)。DECC是英國唯一正當化的權威監管機構。為了有效地實施監管,DECC還專門設立了正當化協調委員會(JCC),旨在幫助協調行業監管過程中的權力下放機構,法定顧問和其他專家的意見。在新建核能設施方面,DECC下屬的“核能發展辦公室(OND)”專門負責制定新的核能設施發展計劃,促進新核電廠的投資。
健康與安全局。在核安全監管方面,英國設立了“健康與安全局”負責維護公眾免受危害,其下屬的 “核安全局(NSD)”向核能相關企業發放核安全許可證,其下屬的“核安全咨詢委員會”,為核電廠許可證持有者提供信息和技術咨詢。
核監管辦公室(ONR)和英國環境局(EA)。核監管辦公室(ONR)和英國環境局(EA)聯合推出的通用設計評估制度,對在英國建設核電站所采用的技術進行預評審。評審通過后,核監管辦公室頒發設計驗收證明(DAC),英國環境局頒發設計可接受證明(SoDA)。
科研實力強
英國具備強大的科研實力,教育水平也是世界一流。與英國核能科研機構潛在的巨大合作空間,是中國企業進入英國市場不能忽視的領域。英國擁有眾多核技術研發中心和實驗室,許多大學也專門設立了核能研究中心,提供高質量相關課程。這些均為投資者的核能技術和人才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了抓住這一領域的合作機遇,中核集團已與英國國家核實驗室簽署了《科研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中核集團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則具備完善的核工業科技體系,與英國強勁的研發能力有著很大的互補空間,加強與英國科研領域的交流合作,對了解英國產業走向和產業生態有著巨大意義。
機構層面。英國的商務創新和技能部(BIS)作為英國內閣部門,負責工業技術研發和相關高等教育的監督和管理,下轄的一些與核能相關的機構專門管理核能的技術研發。同時,BIS 也同時運營管理相關商業研發機構,其中包括國家核能實驗室、英國鈾濃縮公司等。英國研究理事會則通過資助高等院校的核能基礎型研究助力英國產業發展。其中,兩個主要理事會EPSRC(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和STFC (科學與技術設施理事會)負責協調各理事會的能源研究的技術架構,同時支持與促進核裂變與其相關研究經費的申報。
項目層面。英國的“保持核選擇開放”計劃將核能產業的研發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這個計劃通過資助科研活動,來激勵核裂變研究。目前,政府正在計劃繼續追加科研經費以促進該計劃更好的落實。英國核能技術聯盟的計劃同樣值得關注。其通過成員與雇主合作,將相關的研究和勞動力市場信息植入,使雇主能夠尋找到滿足需求的核能人才隊伍。該項目將有助于確定基于核能開發計劃下的整體工業技能需求,并且充當技能指導的關鍵支持和幫助開發。
重點實驗室。國家核能實驗室(NNL)是由英國政府全資擁有,并由英國及海外核能市場的客戶進行全額商業資助的商業研發機構。其開發重點是針對核能產業運作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應用方案。目前,該實驗室正致力于為政府、監管部門、全球核能產業提供高質量的科學技術解決方案。卡拉姆核聚變研究中心(CCFE )則專注于核聚變研究,它是英國原子能管理局的核聚變研究部門的分支機構。其資金支持來自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以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則專門為英國學術界和國際核能合作伙伴提供先進的系列核能研究設施。
高校核學院及核能研究中心。英國擁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是美國以外唯一具有寬廣而深層次的經驗、能夠開發各種可能性的國家。但英國的大學需要資源,還需要強化它們的全球影響力,與中國的合作無疑將開創雙贏局面。其中著名的有:曼切斯特大學達爾頓核學院、布里斯托爾牛津核研究中心、帝國理工皇家工程核能研究學院、劍橋大學核能中心、謝菲爾德大學核能中心、中央蘭開夏大學-約翰廷德爾核學院、利茲大學核能中心、伯明翰大學核能中心等。同時,利物浦大學、蘭卡斯特大學、斯凱萊德大學也都分別擁有自己的核能研究中心及學院。
產業鏈空間大
英國核能市場還擁有成套的產業鏈及完備的配套服務體系,這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成熟可靠的產業鏈保障,降低了核電項目投資風險,同時也創造了豐富的產業鏈技術支持和合作空間。
產業鏈服務領域。包括英國本土企業在內,眾多全球領先的核能公司已經在英國核能領域成功運營。他們在核電工程支持、設備組件和系統供應、供應鏈管理等眾多領域,既熟知英國市場的制度運營體系,又深諳當地市場的商業規則。如信佳集團、巴布科克國際集團、羅爾斯·羅伊斯集團,艾銘工程集團等。新的投資者進入英國市場后,與這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國核能行業協會。在英國不斷發展完善的核供應鏈系統中,核能行業協會擁有超過260家成員單位,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產業鏈信息支持。
相關咨詢機構。英國市場具有完善和發達的產業相關咨詢機構,為投資者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幫助他們參與項目。在工程技術咨詢類,柏誠集團(Parsons Brinckerhoff),莫特麥克唐納工程顧問公司(Mott MacDonald)等都能為投資者提供全程專業的工程咨詢服務。在投資法律顧問咨詢方面,英國富爾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 Bruckhaus),金馬倫麥堅拿律師事務所(CMS Cameron McKenna),諾頓羅氏集團(Norton Rose),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Pinsent Masons),安永國際會計公司(Ernst & Young)為投資者提供了法律保護和支持。
政府機構。英國核能開發局正與供應鏈和核反應堆供應商及運營商合作,以幫助建立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英國供應鏈。它也將作為市場信息的通道,聯系組織各項活動來幫助英國供應鏈迎接新的核項目所帶來的機遇。
此外,英國還于2012年12月發布了核供應鏈行動計劃,旨在確保英國的核供應鏈成為本國及境外核能企業發展的優勢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