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31
我們都知道閃光燈可以用來補光,但閃光燈有多少種分類?各自又有什么作用?使用閃光燈有什么禁忌呢?本文將分享閃光燈的各種基礎知識,只有了解更多,才會拍的更好。
閃光燈原理與發展歷史
最早的閃光燈可以追溯到1887年,誕生于德國的用于攝影的閃光燈。早期的閃光燈使用鎂,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混合粉末作為主要發光材料,鎂在通電之后,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被攝體(同時也產生大量煙霧),因此亦稱作鎂光燈。
在之后的20世紀20年代,以此原理制成了閃光燈泡,即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這樣的燈泡是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如需再次閃光需更換燈泡。在希區柯克電影后窗中即有相關情節。
而現時使用的閃光燈多為電子閃光燈,主要由燈管,電容以及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其發光應用高壓放電發光原理,即先為電容器充電,在觸發時,燈管內充的氣體(氙氣或其它惰性氣體)受電容放電瞬間形成的高壓電場電離而發出極其強烈耀眼的可見光,而完成閃光任務。
隨著LED技術的發展,近年來,一些可拍照手機選擇了使用LED來進行補光,而非傳統的電子閃光燈使用的氙氣燈管。
閃光燈的英文名為FLASH LIGHT/中文全稱為“電子閃光燈”,又稱高速閃光燈。
電子閃光燈通過電容器存儲高壓電,脈沖觸發使閃光管放電,完成瞬間閃光。通常的電子閃光燈的色溫約為5500K,接近白天陽光下的色溫,發光性質屬于冷光型閃光指數(GN)閃光燈制造商為每部閃光燈所設定的發光強度,通常是以ISO 100為基準來設定。
閃光指數通常用GN來表示,為Guild No.的縮寫。其表示方式根據采用的單位是米或英尺而分為兩種,GN的計算可以用“GN=光圈F值x拍攝距離”的公式來計算。
一般135單反相機的內置閃光燈指數約為12(米制),如果用光圈F4來拍攝,也就是說有效閃光距離為12/4=3米。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