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控制產品 > 自動化控制 > PLC可編程控制器 > 大型PLC可編程控制器
發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59
目前市場上經常出現繼電器問題的客戶現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出現故障的輸出點動作頻率比較快,驅動的負載都是繼電器、電磁閥或接觸器等感性負載而且沒有吸收保護電路。與繼電器具有同樣輸出功能的還有晶體管,繼電器和晶體管兩者的工作參數差別較大,使用前需加以區別,以免誤用而導致產品損壞。因此建議在PLC輸出類型選擇和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驅動負載不同
繼電器型可接交流220V或直流24V負載,沒有極性要求;晶體管型只能接直流24V負載,有極性要求。 繼電器的負載電流比較大可以達到2A,晶體管負載電流為0.2-0.3A。同時與負載類型有關。
2、響應時間不同
繼電器響應時間比較慢(約10ms-20ms),晶體管響應時間比較快,約0.2ms-0.5ms,Y0、Y1甚至可以達到10 us。
3、使用壽命不同
繼電器由于是機械元件受到動作次數的壽命限制,且與負載容量有關,詳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隨著負載容量的增加,觸點壽命幾乎按級數減少。晶體管是電子原件只有老化,沒有使用壽命限制。
4、繼電器與晶體管輸出選型原則
繼電器型輸出驅動電流大,響應慢,有機械壽命,適用于驅動中間繼電器、接觸器的線圈、指示燈等動作頻率不高的場合。晶體管輸出驅動電流小,頻率高,壽命長,適用于控制伺服控制器、固態繼電器等要求頻率高、壽命長的應用場合。在高頻應用場合,如果同時需要驅動大負載,可以加其他設備(如中間繼電器,固態繼電器等)方式驅動。
5、 驅動感性負載的影響
繼電器控制接觸器等感性負載的開合瞬間,由于電感具有電流具有不可突變的特點,因此根據U=L*(dI/dt),將產生一個瞬間的尖峰電壓在繼電器的兩個觸點之間,該電壓幅值超過繼電器的觸點耐壓的降額;繼電器采用的電磁式繼電器,觸點間的耐受電壓是1000V(1min),若觸點間的電壓長期的工作在1000V左右的話,容易造成觸點金屬遷移和氧化,出現接觸電阻變大、接觸不良和觸點粘接的現象。而且動作頻率越快現象越嚴重。瞬間高壓如下圖2所示,持續的時間在1ms以內,幅值為1KV以上。晶體管輸出為感性負載時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該瞬時高壓可能導致晶體管的損壞。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MATLAB和Simulink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