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8 點擊率:69
0
0
![]()
![]()
![]()
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齒輪傳動是應用極為廣泛的傳動形式之一。 能夠傳遞任意兩軸間的運動和動力,傳動平穩、可靠,效率高,壽命長,結構緊湊,傳動速度和功率范圍廣。但需要專門設備制造,加工精度和安裝精度較高,且不適宜遠距離傳動。
齒輪的用途很廣,是各種機械裝備中的重要零件,如機床、飛機、汽船及風扇等。
齒輪可按齒形、齒輪外形、齒線形狀、輪齒所在的表面和制造方法等分類。
1)齒輪按齒形可分類齒廓曲線、壓力角、齒高和變位。
2)齒輪按其外形分為圓柱齒輪、錐齒輪、非圓齒輪、齒條、蝸桿-蝸輪。
3)按齒線形狀齒輪分為直齒輪、斜齒輪、人字齒輪、曲線齒輪。
4)按輪齒所在的表面齒輪分為外齒輪、內齒輪。外齒輪齒頂圓比齒根圓大;而內齒輪齒頂圓比齒根圓小。
5)按制造方法齒輪分為鑄造齒輪、切制齒輪、軋制齒輪、燒結齒輪等。
1,根據轉速與模數計算結果選擇滿足轉速或模數要求的齒輪,
2,根據轉速計算結果或齒輪咬合距離確定齒輪的直徑與齒數。
3,根據速度,摩擦,傳動轉換角度和方向等實用功能選擇是否用直齒輪,凸齒輪,斜齒輪等。
4,根據材質選擇木、鋼、塑料、鋼塑齒輪。
5,在國標里選擇自己需用標準件齒輪。
要對裝有齒輪的電機內時常注入潤滑油,電機運轉時,額定電流不可超過馬達,銘牌標示電流值,時常留意周邊溫度、濕度、酸堿度等問題,根據產品標簽提示溫度將環境盡可能的維持在適應溫度和濕度之內,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如機器出現問題或故障,要進行及時維修處理,維修和拆卸時需確認外部電源完全折離減速機。若減速電機配合變頻器于低轉速轉動時,需加裝獨立輔助冷卻風扇。
齒輪傳動結構設計注意事項:
1. 齒輪布置應考慮有利于軸和軸承受力
2. 人字齒輪的兩方向齒結合點應先進入嚙合
3. 齒輪直徑較小時應作成齒輪軸
4 . 齒輪根圓直徑可以小于軸直徑
5. 小齒輪寬度要大于大齒輪寬度
6. 齒輪塊要考慮加工齒輪時刀具切出的距離
7. 齒輪與軸的聯接要減少裝配時的加工
8. 注意保證沿齒寬齒輪剛度一致
9. 利用齒輪的不均勻變形補償軸的變形
10. 剖分式大齒輪應在無輪輻處分開
11. 輪齒表面硬化層不應間斷
12. 錐齒輪軸必須雙向固定
13. 大小錐齒輪軸都應能作軸向調整
14 . 組合錐齒輪結構中螺栓要不受拉力
齒輪由于結構型式、材料與熱處理、操作運行環境與條件等因素不同,發生故障的形式也不同,常見的齒輪故障有以下幾類形式。
(1)齒面磨損
潤滑油不足或油質不清潔會造成齒面磨粒磨損,使齒廓改變,側隙加大,以至由于齒輪過度減薄導致斷齒。一般情況下,只有在潤滑油中夾雜有磨粒時,才會在運行中引起齒面磨粒磨損。
(2)齒面膠合和擦傷
對于重載和高速齒輪的傳動,齒面工作區溫度很高,一旦潤滑條件不良,齒面間的油膜便會消失,一個齒面的金屬會熔焊在與之嚙合的另一個齒面上,在齒面上形成垂直于節線的劃痕狀膠合。新齒輪未經磨合便投人使用時,常在某一局部產生這種現象,使齒輪擦傷。
(3)齒面接觸疲勞
齒輪在實際嚙合過程中,既有相對滾動,又有相對滑動,而且相對滑動的摩擦力在節點兩側的方向相反,從而產生脈動載荷。載荷和脈動力的作用使齒輪表面層深處產生脈動循環變化的剪應力,當這種剪應力超過齒輪材料的疲勞極限時,接觸表面將產生疲勞裂紋,隨著裂紋的擴展,最終使齒面剝落小片金屬,在齒面上形成小坑,稱之為點蝕。當“點蝕”擴大連成片時,形成齒面上金屬塊剝落。此外,材質不均勻或局部擦傷,也容易在某一齒上首先出現接觸疲勞,產生剝落。
(4)彎曲疲勞與斷齒
在運行過程中承受載荷的輪齒,如同懸臂梁,其根部受到脈沖循環的彎曲應力作用最大,當這種周期性應力超過齒輪材料的疲勞極限時,會在根部產生裂紋,并逐步擴展,當剩余部分無法承受傳動載荷時就會發生斷齒現象。齒輪由于工作中嚴重的沖擊、偏載以及材質不均勻也可能會引起斷齒。斷齒和點蝕是齒輪故障的主要形式。
齒輪故障還可分為局部故障和分布故障。局部故障集中在一個或幾個齒上,而分布故障則在齒輪各個輪齒上都有體現。
分享到: ![]()
![]()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傳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