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35
0引言
射頻識別(FRID)技術作為物聯網的一個核心技術,因其廣泛的應用性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正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能穿透雪、冰、霧、涂料、塵垢等條形碼無法使用的惡劣環境,通過無線射頻方式對目標進行自動識別和數據信息獲取。
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復雜,主要有兩種方式:
1)電感耦合(Inductive Coupling)。依據電磁感應定律,一般工作在較低頻段。對于無源標簽(PassiveTag,或被動標簽),本身沒有供電電壓,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讀卡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來喚醒芯片使之工作,并與讀卡器進行數據交換。
2)電磁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屬于雷達原理模型,工作在較高頻段。
有源標簽(Active Tag,或主動標簽)自主向閱讀器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控制器進行數據處理。
按照發射頻率的不同,IUID系統可以分為低頻(135kHz以下)、高頻(13.56MHz)、超高頻UHF(860~960MHz)和微波(2.4GHz以上)等幾大類。其中,低頻和高頻的系統目前應用較為廣泛。而超高頻和微波的識別距離遠,這兩種頻段的RFID系統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有源式RFID系統的速寫能力,可用于流程跟蹤和監控定位等領域。
1硬件電路設計
1.1微控制器電路設計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美國德州儀器(TI)1996年開始推向市場的一種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簡指令集(RjSC)的混合信號處理器。它將多個不同功能的模電、數電模塊和微處理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以提供單片解決方案。該系列單片機在需要電池供電的便攜式儀器儀表中應用比較廣泛。
MsP430單片機的特點如下:
(1)處理能力強:16位數據處理能力;指令系統精簡、功能強大;尋址方式豐富;內含大量寄存器以及片內數據存儲器可以參加多種運算等。
(2)運算速度快:能在25MHz晶體的驅動下,實現指令周期達40ns.
(3)超低功耗:電源電壓采用1.8~3.6V,可使其在1Ⅻz的時鐘下運行時,芯片最低電流在165 uA左右,刪保持模式下的最低電流只需O.1 u A;時鐘系統豐富,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開和關閉,從而實現對總體功耗的控制。另外,有五種低功耗模式(LPM0~LPM4)。
(4)片內資源豐富:如看門狗、模擬比較器、定時器、12C、SPI、硬件乘法器、液晶驅動器、10位/12位ADC、16位Σ。△ADC、DMA、實時時鐘(IHc)、I/O端口和USB控制器等若干外圍模塊的不同組合。片內資源豐富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大大減少了外圍電路的需要。
另外,MSP430系列單片機的中斷源較多,可任意嵌套且使用靈活方便。當系統處于低功耗模式時,中斷喚醒只需5 u s。
對于FLASH型的MSP430系列單片機,片內集成了JTAG模塊和可電擦寫的FLAsH存儲器,用戶在開發時先下載程序到FLAsH內,然后經過JTAG接口由仿真器實現對CPU仿真調試。全部JTAG接口只有很少的7根引腳。其中,除掉電源和地,有5根引腳需要與單片機相連,分別是TD0、TDl、TMS、TCK和RST。
仿真器的選擇要和調試軟件配合。本項目的開發采用IAR的Embedded Wbrkbench作為開發環境,并配有MSP430-JTAG仿真器,能實現如下功能:
1)程序下載;
2)斷點設置;
3)現場觀察與修改寄存器的值。
標簽的微控制器選用MSP430F110lA,具有如下功能:5種省電模式;喚醒時間小于6 u s;16位精簡指令集,125ns指令周期;16位定時器A;片上比較器;串行在線編程;lkB+128B Flash Memory和128B RAM等。
MSP430F110lA接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MSP430F110lA接線圖
為單片機提供的晶振為32.768kHz;引腳8~16為控制線(P1.0~P1.3,P2.0~P2.4),與射頻芯片nRF2401相連;引腳l、7、17~20為JTAG連接線。
其中,引腳1 TEST可以不連;引腳7為單片機的復位腳,一直處于高電平。
1.2射頻模塊
nRF2401是射頻收發芯片,工作于2.4~2.5GHz,芯片內置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先入先出堆棧區、調制器和晶體振蕩器等功能模塊,工作狀態通過編程進行配置。芯片功耗低,正常工作電流為18mA,以一5dBm的功率發射時,工作電流僅為10.5mA,并設計有多種低功率工作模式。
nRF2401適用于多種無線通信的場合,主要特點如下:
·最高數據傳輸速率達lMbps,可設置125個頻道;
·所有工作參數通過軟件設置完成;
·供電電壓為1.9~3.6V,滿足低功耗設計需要;
·片內設置專門的穩壓電路,對電源要求不苛刻;
·可以通過軟件設置達40位地址,只有收到本機地址時才輸出數據;
·內置cRC糾錯、檢錯硬件電路和協議;
·DuoCeiver技術可以同時接收兩個頻道的數據。
另外,由于nRF2401的內設如此豐富,所需要的外圍電路很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QFN24引腳封裝,外形尺寸只有5×5mm.nRF240lA擁有24個引腳,其詳細的引腳功能可查看芯片手冊。
這里將重點介紹n甜您401一些比較重要的引腳:
·CE:nI江2401的發送/接收模式選擇端;
·DRl他R2:頻道l/2接收準備好信號輸出端;
·DAlWDOUT2:頻道1/2收發數據端;
·CLKl/CLK2:傳送數據時鐘輸入端、頻道1/2 接收數據時鐘輸脯出端;
·CS:I心2401的配置模式選擇端;
·PWR UP:芯片激活端。
圖2 nRF2401匹配電路
nRF240l的匹配電路如圖2所示。C1和C2為電源濾波電容;芯片外接16MHz晶振;PwILuP、CE、CS等控制線與微控制器相連;對于天線電路,要求在甜汀l和ANT2兩個引腳間加入微分電路。
PCB設計對射頻系統的性能影響很大,所以PCB設計十分關鍵。在進行PCB設計時,必須考慮電磁干擾的問題,注意調整電容、電阻和電感的位置,特別要注意電容的位置。
PCB設計要點如下:
(1)一般為雙層板。底層為地層,一般不放置元件;頂層的空余地方都敷銅,并盡可能多的放置通孔,這些敷銅通過通孔與底層的地相連,使頂層與底層的地能夠充分接觸;
(2)應盡量第一時間將高頻分量濾掉,并且為了使要濾除的分量所形成的環路盡量小,天線匹配電路部分的元器件靠得越緊越好;
(3)電源濾波電容盡量靠近ⅧD引腳。
射頻模塊nRF2401的PCB圖如圖3所示。圖3 a)為PCB頂層,圖3 b)為PCB底層,它們都需要大面積鋪銅,且放置盡可能多的通孔。
圖3 nRF2401PCB設計
2天線設計
由于本項目需要設計一種尺寸小、工藝簡單、成本低的天線,使之能夠在2.45GHz射頻設備上正常使用,所以四分之一波長(根據天線原理四分之一波長,能夠很好地調節阻抗匹配問題,具有較高的輻射效率)的單極天線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它與設備在同一塊PCB板上被印刷出來,便于設計和后期微調。
單極天線必須一端接地平面,另一端形成一個單終結點,其長度則是由天線的諧振頻率決定的。
由于單極天線的增益帶寬范圍很廣,所以對天線的長度要求并不是非常苛刻。但與其他天線一樣,這個增益會隨著天線周圍參數,比如材質、天線與地平面之間的距離、地平面大小和板材厚度等的改變而變化,所以對于每一個設備都需要對天線做微調以獲得最佳的性能。
設備制版采用FR4基材,厚度為1.6mm.查得在2.45GHz頻段下其介電常數和損耗率分別為4.4和O.02.波長公式如式(1):
式中,c為光速3×1 08m/s,廠為載波頻率2.45GHz,可以得到實際在天線介質上的波長應為12cm,從而天線的長度決定為波長的四分之一,也就是3cm左右。
本項目設計一種彎形天線,全長28mm,寬度1.27衄,并且與地平面距離為1lmm,實測通信距離可達70m。標簽天線設計如圖4所示。
圖4 標簽天線設計
3軟件編程設計
3.1工作模式的配置
nRF2401有工作模式有四種,由PWR Im、CE和CS三個引腳決定,如表1所示。
表1 nRF2401工作模式
(1)收發模式:有ShockBurstTM收發模式和直接收發模式兩種,由器件配置字決定。
(2)配置模式:1 5字節的配置字被送到nRF2401,通過CS、CLKl和DArA三個引腳完成。
(3)空閑模式:只剩下部分片內晶振仍在工作,工作電流不超過32 u A;配置字內容仍保持在nRF2401片內。
(4)關機模式:所有晶振停止,工作電流最小,一般小于l Il A;配置字內容仍然保持在nRF2401片內,這也是與斷電狀態最大的區別。
nRF2401通過CS、D腳rA和Cu三個引腳來完成其配置工作。本系統采用ShockBurstTM收發模式,這種模式配置簡單,性能穩定。配置字長144位,18個字節(最高3字節不可配置,保留),其中16~119位共1 3字節用來配置ShockBurstrIM收發模式,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數據寬度:聲明射頻數據包中數據占用的位數,這使得nRF2401能夠區分接收數據包中的數據和CRC校驗碼;
(2)地址寬度:聲明射頻數據包中地址占用的位數,這使得nRF2401能夠區分地址和數據;
(3)地址:接收數據的地址,有通道1和通道2的地址;
(4)CRC:使nRF2401能夠生成CRC校驗碼和解碼。
配置字的最低一位用來配置接收或發送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模式下要保證PWR UP引腳為高電平,CE引腳為低電平;配置字從最高位開始,依次送入nRF2401;在CS引腳的下降沿,新送入的配置字開始工作。
在ShockBurstTM收發模式下,使用片內的先入先出堆棧區,數據從微控制器低速送入(250kb/s1,然后高速發射(1Mb/s),這樣是為了盡可能的節能,因此,即使使用低速的微控制器也能獲得很高的射頻數據發射速率;與射頻協議相關的所有高速信號處理都在片內進行,數據在空中停留時間短、抗干擾性好,也減小了整個系統的平均工作電流。
另外,在該模式下,nRF2401會自動處理字頭和CRC校驗碼。發送數據時,自動加上字頭和CRC校驗碼;接收數據時,又自動把字頭和CRC校驗碼移去。
3.2數據收發程序設計
ShockBurstTM發射程序流程圖如圖5所示。
圖5 ShockBurstTM發送模式流程圖
ShockBurstTM發射需要接口引腳CE、CLKl、DATA,步驟如下:
(1)當MCU有數據要發送時,把CE置高,使nRF2401進入發送模式;
(2)把接收機地址和數據通過DATA匹配CLKl時序寫入nRF2401的FIFO;
(3)MCU把CE置低,使nRF2401進行ShockBurst發射;
nRF2401的ShockBurstTM發射,包括給射頻前端供電;射頻數據打包(加字頭、CRC校驗碼);高速發射數據包。發射完成后,nRF2401進入空閑狀態。
ShockBurst接收程序流程圖如圖6所示。
圖6 ShockBurstTM接收模式流程圖
ShockBurstTM接收需要接口引腳CE、DRl、CLKl和DAl除,步驟如下:
(1)微控制器把CE置高,進入接收狀態;
(2)延時200 u s,nRF2401進入監視狀態,等待數據包的到來;
(3)接收到可識別的數據包后,nRF2401自動把字頭、地址和CRC校驗位移去;
(4)nRF2401把DRl置高(引起微控制器中斷)通知微控制器;
(5)微控制器把數據從nRF2401讀出;
(6)所有數據讀取完畢后,DRl置低。
3.3低功耗程序設計
標簽要考慮到電池更換周期的問題,所以需要一種盡可能省電的程序設計。MSP430F1101A中有五種省電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MSP430F1101A省電模式
ACLK為單片機的輔助時鐘系統,是專為低功耗而設計的。它可以用一個32.768l(Hz的低功耗外部晶振進行配置,為系統提供一個穩定的時間基準和低功耗空閑操作,從而保證最佳的低功耗性能。所以由表2可知,LPM3模式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標簽采用單片機的定時器A來定時發送數據,在空閑時系統則處于LPM3省電模式。定時器設置為增模式,累加到TACCR0后歸零。
標簽的程序流程圖如圖7所示:
圖7 標簽程序流程圖
4實驗結果
本項目設計的腕帶式電子標簽,為一個直徑為4cm的圓,為了減小體積,把多余的一部分切除,十分適合裝入模具內,就像手表一樣可以佩戴在手腕上;開發成產品后,上面的JTAG仿真口也可以切除,標簽的體積也隨之更小。實物圖如圖8所示。
圖8 標簽實物圖
經測試,用兩個普通的3V紐扣電池,在一直工作的狀態下,可以連續使用3個月左右。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可通過程序來控制標簽的收發策略,更改標簽工作的頻率和時間,使得續航時間大大增加。
用相同的設計方案設計一個基于nRF2041的RFID閱讀器,天線選用2.4G的橡膠天線,用于接收標簽發出的數據。實測通訊距離可達70m。丟包率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距離下的丟包率
5結論
本文設計的一種基于射頻芯片nRF2401和MSP430單片機的新型腕帶式電子標簽,具有體積小、性能穩定、工作距離遠且功耗低等優點。該標簽可以廣泛用于遠程監控、定位識別、自動簽到等各種領域,對物聯網前端感知系統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一款新型太陽能無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