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58
ter size-full wp-image-2624" src="http://www.lpwa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sharingbike.jpg" sizes="(max-width: 586px) 100vw, 586px" srcset="http://www.lpwa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sharingbike.jpg 586w, http://www.lpwa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sharingbike-300x203.jpg 300w, http://www.lpwa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4/sharingbike-420x284.jpg 420w" alt="" width="586" height="396">
2016已經翻篇,這一年,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件,女籃奪冠,人民幣入籃,特朗普贏得大選,以及保利會所被端。對于我個人來說,也發生了不少的大事件,是我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以及在電子行業,也被很多行業稱為元年,這一年,注定不平凡。
共享之風在這一年也刮起陣陣旋風,所謂的共享,說白了就是租賃,就好像把高級小姐稱為外圍女,把站街小姐成為援助交際一樣,脫去外衣,都一個屌樣。
共享房子,共享汽車,共享技能,甚至還有共享自己的,把以前法律不允許的,灰色地帶的東西,改個名字拿出來賣。在當前經濟下行,全民創業,以及污染高起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甚至還鼓勵支持,畢竟,在這經濟低迷的年代,需要一劑偉哥,讓國人繼續堅挺,至少,還可以繼續吹噓我有多棒。
共享的風口太大,吹時間長了容易口眼歪斜,并且很多咱也不懂,在此,我只是簡單談談最近勢頭很猛的共享單車。本人喜歡騎車,也從事電子技術行業,喜歡研究一下。
表面上看起來它就是一個古老的自行車加上一個破智能鎖,不過仔細研究下,還是有不少東西。本人才疏學淺,對這個行業也只是了解皮毛,只是把我當前所了解的東西做個簡單的總結,但是保證所有都是原創,當然,也需要參考和借鑒他人的經驗。
共享單車的意義
當我第一次看見摩拜單車的時候,一拍大腿,這真的他媽的是好玩意,我咋就沒想到捏? 那天我圍著這個車一直盯著看了半個多小時,不舍得離開。的確是個好東西。不過話又說回來,咱也不用太高估自己,多年前我還想到了在電梯門口安裝屏幕廣告呢,后來不也是被江南春搶了去?
確切的說,對比之前的固定樁租賃單車,這個應該叫無樁共享單車,它解決了非常大的痛點,隨用隨停。這個點太痛了,當車輛夠多的時候,只要走出小區,走出地鐵,走出寫字樓,就可以騎車走人,到了地方隨便一停,自動結賬,太方便了。而且無需考慮丟車的問題。當然,他也是借助了智能硬件的低成本化,網絡高度覆蓋,以及移動支付的便利和普及的浪潮,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想不成功都不行。
共享單車,代表了健康生活的態度,代表了環保減排的理念,代表建設和諧社會的方向。我們要以開車污染為恥,以騎車減排為榮,以爭擠公交為恥,以輕松騎行為榮,以……,我們要全面建成共享單車產業,全面深化共享單車改革,全面依法管理共享單車,全面從嚴治理共享單車不規范行文,算了,扯不下去了,看看當前共享單車的情況吧。
目前市場上熱門單車簡析
摩拜
鎖的情況:
采用2G網絡,SIMCOM 800L的模塊,ST的主控單片機,Ublox的7020單GPS芯片,自己做的模塊,TI的BQ25895充電芯片,最高支持5A快充,可以支持發電花鼓的高壓輸入,不過這個片子最高只能支持14V,如果騎的快點,發電花鼓的輸出電壓很容易超過這個值,所以他們在發電花鼓后又加了一級整流和穩壓電路,放在立管里面,但是這樣的話,其實就沒必要用這個片子了,價格比較高,而且片子號稱支持5A的快充,但是需要極強的系統設計配合,以及良好的散熱方案,但是在板子上,電路設計看起來應該符合規格,但是散熱設計沒看到,如果真的持續5A快充,這個點會非常的熱,電流也就會降下來。雙電芯5800mA鋰電池,電路板比較整齊,用料可以的。
由于設計復雜,很多的引線需要走在立管里面和軸的下面,組裝成本很高。鎖的機械部分就是普通的微動開關和減速電機,控制卡簧的移動來實現馬蹄鎖的開鎖,手動上鎖。整個機械部分的用料還是蠻扎實的。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他們很早就知道內置的鋰電池要滿足零度以下充電的需求,但是一般一線大廠給手機供貨,都不做這種特殊需求的電芯,所以他們找到了深圳壹凌給他們開發,并且簽署了獨家協議,是有懂行的人操盤,不過壹凌屬于電池行業的三線品牌,開發的低溫電解液技術能力有限,目前很多車冬天出了問題,不知是否和這個相關,現在他們也在談很多其他電芯廠擴充產能以及備份。
防水性能做的還是不錯的,電路部分用一個單獨的防水盒子封閉起來。車鎖的總成本根據目前的量,大概在180-200RMB左右。
車的情況:
第一代車采用了軸傳動,內置單獨設計的后發電機,后電子剎車,一體輪,發泡實心胎,單擺臂等設計,內部走線非常復雜,甚至快充的線纜需要走在中管里面,快充接頭也要拆一些東西才能看到,太繁瑣。車拆起來很困難,梅花防拆的螺絲車鎖的螺孔甚至用硅膠封起來,不過,難不倒真正想拆的人。
第二代車更換了普通鏈條傳動和輻條車輪,以及輕量化車身,更換了太陽能發電,打孔實心胎,車身成本和組裝車根本都極大的降低了,智能鎖還是和原來一樣。這款車我認為是經典。
綜合評價:
第一代車,設計冗余非常大,號稱四年免維護。好吧,也許它已經強大到了可以存活四年,或者它覺得自己已經強大到可以存活四年。并且,它太低估了消耗品的損耗,以及資本的運營方式。由于車身重,發電花鼓充電時的阻力大,嚴重的影響了騎行體驗,記得那個時候還有人跳出來說就是為了防止被人惡意偷走而故意為之。
摩拜自行設計的內置發電機功率可以做到很大,看到可以輸出10W以上的功率,但此時的阻力也是非常非常的大,就算普通情況給電池充電,也會對騎行造成很大的阻力,女孩子很難騎得動,這也是摩拜第一代大家感覺很沉的最大原因。不過它強奸了發電花鼓行業,給它們帶來了一陣小高潮,包括增速電機,三相輸出等高級技能,但是這種花鼓的價格很高,而且你的功率越大,阻力越大,如果真的需要花鼓,反而是成本低,功率小(3-4W足夠),阻力小的會比較有優勢。發電花鼓在共享單車上,我個人認為不合適。
古老的軸傳動也被大家提起,摩拜也給這個行業吃了一劑偉哥,不過這是假藥,只是讓這個行業顫抖了一下,高潮沒到就已經萎靡。就像京劇一樣,再怎么救贖,也不會被現實世界所接受,所以摩拜的第二代車以及后來者,又重回經典的鏈條傳動。
其一代車身成本非常高(不算智能鎖),早期要3KRMB以上,后來量比較大,目前已經可以做到1.8K左右每臺,不過成本依然很高,且騎行費用半小時1快,也偏高。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除非不得已,否則我個人不會選擇這款車。
摩拜的第二代車非常成功,回歸了普世的傳統設計,極大的降低了成本,整車400多RMB,防銹鏈條傳動,太陽能發電,成熟的鼓剎,騎行體驗好很多。其實鏈條的故障率也沒有那么高,而且半小時0,5RMB,價格實惠。保利不是誰都能天天去的,站街的才是大多數人的需求。這也為他們大規模生產創造了條件,且極大的提高了騎行體驗,雖然對比OFO的第一代還是有差距,不過摩拜的智能鎖,可以做到真正的掌控,不然被上了都不知道找誰要錢,這才是悲哀。所以,我認同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車型。
早期很多人抱怨過摩拜的開鎖速度比較慢,甚至有時超時失敗,那是因為智能鎖模塊走的是2G GPRS網絡 + 物連卡方案,對于下發開鎖命令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短信方式,無需TCP/IP 連接,但是短信尋呼的優先級本身就不高,且物連卡短信所走的網關和普通手機卡也不一樣,天然會delay較長時間;另一種是走TCP/IP連接,要走2G的PS域,由于2G容量有限,當CS連接滿負荷的情況,就會犧牲掉PS的業務,而中國移動的4G手機通話就是回落到2G,所以很可能造成PS業務擁堵,所以也是現在為什么他們在推薦藍牙開鎖方案。如果走TCP/IP連接,要通過網絡心跳包保持長鏈接,這樣系統功耗就會比較大,網絡連接功耗會占據整個鎖功耗的7成以上。
對于第二代車的太陽能方案我是比較認可的,5W的光伏板方案,在國內大部分地方平時的光照情況下,陽光只要能直接照射到1小時,就至少可以滿足智能鎖一天以上的功耗消耗。并且后續已經可以在同樣的面積做到7W以上的功率,滿足日常沒有問題。前提是鎖的功耗足夠低,這就要看這把鎖的具體設計方案,以及工作模式的設定了,不同的方案差距很大,就算相同的方案,做的好的和做的差的也要相差好幾倍,也是后面玩家主要采用的供電方式。
下面是摩拜車鎖和的一些具體細節,別問我圖片那里來的。
下圖是5W光伏板在可以充電的極端情況下的電流:
OFO
鎖的情況:
無任何技術點,傳統密碼鎖,而且是撥盤式,用完之后需要人手動打亂密碼盤,否則可以認為一直是開著的。成本在15RMB以內。
公司宣稱堅持使用機械鎖,因為開鎖率是100%,他們當然也在做智能鎖,好吧,赤裸裸的謊話,不要像滴滴一樣,和Uber衣服都脫光了,還對外信誓旦旦的稱我們不是一路人。包括宣稱3個月結束戰斗的投資人,不是他不懂,不是他夸口,是因為他知道,在這個階段不管你投誰,都是賺。
車的情況:
無任何技術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車。由于量大,統一規格,價格低到不能在低,250RMB拿下。
綜合評價:
講真,騎行體驗非常好。尤其是第一代的26寸充氣輪胎車,充氣胎的感覺本來就好,而且輪胎很細,阻力很小,車體又很輕,沒有發電能量損失,良心車。第二代的小黃車更換了實心胎,沒辦法,畢竟充氣胎維護太難,但是騎行體驗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另外,不得不提一下OFO的座椅,非常軟,非常舒服,這是一大亮點。到目前為止,OFO一直堅持撥盤式機械密碼鎖,不知道是要把雷鋒精神代代傳,還是智能鎖真的做不出來,其實,我更認為他是來搶占市場和押金的,后面商業模式里面有詳細說明。這種密碼鎖的天然劣勢就是密碼固定,只要這個人用完了車上鎖后,沒有手動撥動密碼盤,下一個人就可以直接開鎖騎走。
由于它的騎行體驗的確很好,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騎著摩拜找OFO,然后嘗試推推門看鎖沒鎖,總歸會遇到好心或者粗心的大爺,于是丟下摩拜,騎上OFO。有些時候臨時停車,我會把密碼鎖的最后一位撥動一下,過會出來的時候,如果沒有人付費把它騎走,我依然可以騎這個車。不止一次,當我發現路邊車不能直接開鎖的時候,我只是把最后一位左右撥動一下嘗試,就開了,直接騎走。
對于OFO的這種情況,往好了說是降低成本,相信人們的素質,但是我個人認為他是在刻意拉低人類文明的底線,引誘教唆良民降低素質,就好像你在地下丟下100塊錢,并且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你是撿還是不撿呢?這種勾引式挑戰人類文明素質的做法,我只有一句話:要撿人民幣。
為了大家和我,停車不要上鎖,為了社會和諧,雷鋒精神不滅。
不過從成本的占比,運維的便利,以及車輛丟失和破壞的概率來看,OFO的模式還是有些道理的,十幾塊錢的機械鎖,對比至少上百的哪怕最便宜的藍牙鎖,在一些所謂的高素質的地方,算算也還是劃算的。
前幾天在深圳騎OFO,看見有人把名字寫在黃色的車身上,疑惑,不過轉頭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前陣子中國某飛人前任和現任撕逼,形容她像公交,就是所有人都可以隨便“上”。所以豁然開朗,如果你恨誰,就把它名字也寫車上,最好寫在座椅上,還能放屁崩它。
據說OFO最近傍上了700 BIKE,也不知道是誰傍上誰,這個銅臭的年代,互相利用而已。700bike主打高逼格的車型,且加入電子元素,但是價格太高,只是在小圈子有些名氣;OFO逼格低,但是知名度大,所以它倆抱團。最新小道消息,摩拜也在暗中接洽700bike談收購,這對OFO可是釜底抽薪,也許會出現正當700和OFO擁吻的時候,突然被摩拜從后面給爆了菊。就像當年樂視假老板戲耍周鴻祎,分崩離析了宇龍。
以下是OFO鎖的拆解圖,別問我圖哪來的。
小鳴
鎖的情況:
小鳴自己不做鎖,是買的深圳一家公司的藍牙鎖,具體名字就不提了,單純藍牙,無網絡,無GPS定位。通過藍牙連接用戶的手機,借助用戶的手機的網絡和GPS實現數據傳輸和定位。機械部分和摩拜方案一樣。
由于藍牙鎖的功耗理論上很低,理論上不用充電,所以沒有發電裝置,請注意,這里用詞都是理論上。
藍牙智能鎖通過一個轉接件固定在車身上,很生硬,很容易拆卸,雖然車身比較靚麗時尚,但是車鎖外表很巨很丑,看起來不協調,就像一個身材看起來讓你想要犯罪的女孩,回過頭來,發現她長了一張讓你想要自衛的臉。
車的情況:
目前小鳴的運營就是凱路仕的創始人鄧總親自操刀,凱路仕本身就是傳統自行車廠,這家公司是第一個完成了互聯網思維轉變的傳統自行車公司。
鋁合金車身,用料比較扎實,座椅可以調節,鏈條上包了一條尼龍保護套,打孔實心胎,車身中規中矩,比較傳統。
綜合評價:
這是目前在大規模運營的唯一一個傳統自行車玩家,我有點納悶,這個行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車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很多傳統廠家沒有進來?但是后來和圈內一些人聊過才知道,自行車是一個非常封閉的行業,新技術,新方式,新思維幾乎沒有辦法滲透,但是目前,很多傳統車廠也已經意識到這個風口,和互聯網公司或者團隊開始合作了,比如永久,永安等。
凱路仕轉身比較早,曾經和和上海宅米的一個運營團隊合作,不過后來由于理念不同分手,鄧永豪自己親自運營。車還是可以的,良心用料,騎行體驗還湊活,和摩拜二代基本差不多,輪胎,傳動等都一樣,重量略大。但是他們這把鎖,比較坑。由于走藍牙,功耗很低,理論上2年不用充電(根據電池容量和使用情況),所以采用了一次性不可充電的鋰亞電池,3200mAh。
車鎖里面結構上設計了4個18650電池的位置,但是只有1個18505的電芯,通過引線和接頭插到主板上,就算不算上開關鎖的消耗,電量最多用1年估計后期他們應該會多增加幾個電芯,否則,好好的車,被這把鎖給弄廢了。在深圳,看見很多人騎摩拜和OFO,很少看見騎小鳴,但是看見一排排整齊的小鳴在南山某些地方停著,幾天都不見動靜。
一次聽朋友說,小鳴的開鎖率不太高。它就是一把普通藍牙鎖,但是是很便宜的方案,藍牙最重要的就是功耗和兼容性,對于共享車來說,兼容性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看起來東西小,但是做好了很難。共享單車要匹配千千萬萬的手機,兼容性不好可是大問題。
想起小時候樓下一群人打牌,一個人老婆過來找老公拿家鑰匙,老公正打在興頭上,隨便摸出一把,一會老婆又回來了,罵道:這把不是我家門鑰匙,捅了半天也差不進去,你以為這玩意和人一樣奧?現場眾人瞬間石化,當時作為小屁孩的我完全不懂。
相信后面版本的鎖會增加電池個數,雖然藍牙本身功耗很低,但是這些車畢竟是丟棄現在外面,而且自身沒有通信功能。畢竟這他們也做了這們多年的藍牙鎖,不能為了省成本賺錢不要了名聲。
BLUEGOGO
鎖的情況:
MTK2503方案,2016年主推的2G物連網方案,北斗+GPS,套片支持WIFI和以及藍牙3.0。板子做的很精致,很整潔。WIFI芯片沒有貼,為了節省成本,也就是不支持WIFI,沒有問題,但是這哥們的結構上卻有WIFI的天線,這不是敗家嗎?
結構部分做的很復雜,無端增加許多成本。智能模塊并沒有放在車鎖里面,而是放在后擋泥板增加了的一個翹起屁股里面。友誼的小床已經鋪好,有料的屁股已經翹起,今天,你來嗎?
車的情況:
鋁合金車身,用料中規中矩,太陽能板發電,和摩拜二代一樣,唐澤的漲剎和羅拉剎車,據說剎車性能很好,迅速的停下,這其實很重要。目前已經遇到很多車的剎車性能減退問題,不知道出了事故責任怎么追究。
綜合評價:
這個車本人沒騎過,據說是非常懂車的人做的,野獸騎行,在業界還是有些名頭。這幾天在CES展出的車都是幾萬塊RMB的全碳車身,要做中國制造的高端自行車。
這車我沒有騎過,只是把玩了一下路邊鎖著的車,就像弄了一個被鎖了貞操帶的女孩。所以剎車和騎行感覺只能參考一些公開的數據中。車身不重,座椅挺舒服,這幾點做到的,是懂車的人,懂用戶需求。更重要的一點,據說李剛找到了強大的供應鏈支持,如果以上這幾點都做到的話,是有機會的,但是,也只能說有機會。在深圳的街頭,出鏡率比小鳴還要低,在其他一線城市也沒看到過,據說廣州和成都有。
其他所有:
永安,優拜,騎貝,快兔, hellobike……現在已經出現了不下十幾家的共享單車廠家,這些我都沒騎過,也都是很粗淺的了解。
很多廠家的人完全就是跟風,沒有技術,沒有運營,沒有資源,沒有經驗,但就是跟著這一陣風。甚至前幾天在朋友那里,突然來一哥們,原來和這個行業八竿子打不到的就要做共享單車。還有,很多公司連網絡制式都不清楚,藍牙的特點都不懂,中國的一些企業讓人感覺后背發涼,令人發指。
騎貝:
車的造型很漂亮,一道閃電,是花了大價錢請了設計公司來設計的,車鎖也應該也是MTK的2503平臺的車鎖方案,據說還有WIFI,難道為了做虛擬樁?也采用了軸傳動,發電花鼓據說可以達到8W,三幅一體輪,除了單擺臂之外,幾乎全盤模仿摩拜第一代,好吧,如果這是這樣,騎行體驗一定不會很好,不知道騎貝的二代車,是否依然模仿摩拜。
創始人是我前同事的前同事,年初的時候特意跑過去聽了一下他的演講,介紹的東西都是一些公開的秘密,具體的技術細節也不會聊太多,但是提到一點:內置10000mAh電池,但是號稱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只能撐20天,功耗算下來非常之大,不知道他們的設計團隊是干什么吃的。
快兔:
他們正在設計中的車沒有鎖,確切說是沒有鎖的機械部分,就弄一個蜂鳴器,你不付錢騎走我的車,蜂鳴器就叫,我的老天,已經讓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的憤怒。就像一小姐被強奸了,也只能說:“堅決反對,強烈譴責,嚴正抗議……”
優拜:
永久的后臺,占有產業鏈優勢,共享單車的行業,產業鏈的競爭其實比其他技術,運營啥的都更重要。看見前陣子一篇文章,他們和bluegogo比較像,有車的資源,并且有懂車的人,據說還要加入內三變速等設備提升騎行體驗,這很好,但是國內的時間窗口幾乎所剩不多了,據說第一代的車也只是普通的車型,要高級配置,還要在等,問題是我們是否還有機會等的到。
永安行:
一個朋友比較看好的,他是國內最大的有樁車制造商,之前他勸永安老板做無樁的共享車但永安老板當時不看好,不過最近也轉變了觀念,即將殺入戰場,他的核心資源是生產廠以及當前有樁運營驚經驗,還有政府關系,這一點也不容忽略。
享騎:
目前唯一的電助力共享單車,在上海的莘莊和漕河涇有發現,沒騎過,大家在網上看看評論和吐槽就行了。不想多說
小結:
個人認為享單車最重要的幾點:
便利性—–40%——量要大
舒適性—–30%——車要好
使用成本—29%——夠便宜
外觀和品牌–1%——扯JB蛋
之所以共享單車能火,根本原因就是方便,隨時想騎周邊就有車,這和互聯網的APP不一樣,需要重資本加入,產業鏈配合。小的玩家,沒有掌控供應鏈的玩家很難做大。
當車子足夠多的情況下,人們要看哪個車騎行舒服,這是要在車身的下功夫,要懂車,懂人的需求。另外就是價格。其他的什么車子漂亮,知名品牌,都是扯JB蛋,使用這種車,都是一錘子買賣,沒有任何忠誠度可言。需要了,抓過來,123,買單。
如果能做到:隔壁的女,保利的活,站街的價,就會收到客戶的歡迎。另外,押金要低,甚至不要押金。
智能鎖通信系統簡析
共享單車的肉體在于整車的設計和供應鏈,靈魂是運營,大腦是那把看起來不太高大上的智能鎖。
鎖里面的機械部分很簡單,減速電機給電轉動,拉動卡簧,通過微動開關來實現卡簧移動定位。
控制部分也比較簡單,分為MCU方案和SOC方案,就是簡單跑一些邏輯和控制,M0,甚至單片機其實就夠了。
另外就是通信系統,這是智能車鎖的重點,下面簡單聊聊智能鎖的通信方案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分為三類:
移動通信—摩拜為代表
藍牙通信——小鳴為代表
純機械——–OFO為代表
2G一定會慢慢的退網,國外的很多國家已經退了,或者即將退掉。接下來適合共享單車的物聯網標準有4G cat-M,NBIOT,藍牙5.0,Lora網絡等,這里簡單分析一下:
GSM:
以中國為首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主力網絡,信號覆蓋最廣,鏈接最穩定的網絡。但是容量有限,熱點區域不能保證網絡連接的穩定性,且已經不在有新增,慢慢會被其他標準取代。目前國內大部分的物聯網方案都是2G GPRS模塊,以MTK和展訊方案為主,成本極低,四頻模塊價格在25RMB左右。運營商主要以中國移動為主,可以購買流量池。
Cat-M:
從名字上來看,大家也知道這是3GPP窄帶LTE的天然進化標準,也叫eMTC,為物聯網而生,終結了Cat0和Cat1之爭。但是也不會一枝獨秀,它會和剛剛被3GPP承認并發布的NBIOT展開一定程度的競爭。
為什么說一定程度?因為Cat-M標準主打低速率,長鏈接,快響應,雖然用戶可以不這樣用,這一點和NBIOT是有區別的(具體參見NBIOT部分),Cat-M對網測的改動比較小,運營商可以快速升級支持,且當前的LTE芯片廠家可以快速的推出產品,這也是全球各大廠家一直在跟隨的標準。
高通的9×06系列是2016下半年推出來的物聯網方案,同時支持Cat-M和NBIOT,價格不便宜,套片要5 美金以上,手機等高大上的產品,高通的品質和品牌是有巨大優勢的,但是在物聯網我認為一定不是,不過在沒有看清運營商的態度和網絡覆蓋情況之前,以及其他芯片廠家沒有大規模推出對應的產品之前,還是抱著這個大腿吧,畢竟人家走在前面,技術上通吃。
前幾天一個和一個朋友通話,他已經簽了高通全系列,但是這個平臺沒敢動,不過我們聊過之后他又找高通確認一下,高通的建議是可以開動,雖然不能很快看到量,但是可以開始儲備了。
NB-IOT:
主要由華為和高通提出,剛剛加入3GPP正式發布的R13標準里面,會貫穿整個4.5G和5G標準。華為在大力推進,主打超低功耗,超低速率,對響應要求不高的產品,以及固定的物聯網產品。聯通和電信相對比較積極。
NB-IOT的信號覆蓋會比當前的GSM還要好很多,數據上比Cat-M也要略好,可以深入到地下車庫,井下等地帶,這主要是得益于非常窄的帶寬;而且功耗極低,這主要得益于非常高的深度睡眠占比;但是傳輸的速率非常低,且延時很高。在當前R13版本里面據說不支持動態小區切換,但是對于自行車的應用場景來說是可以繞過去的。
長期來看這個標準非常有競爭力,且單模NB-IOT成本很可能會低到1美元之下,但是和Cat-M一樣,要看運營商怎么玩,網絡怎么布,目前還在探討階段。
Lora網:
對于羅拉網絡,和目前常見的433Mhz工業頻段產品差不多,價格也很便宜,芯片成本也在大概1美金左右。最重要的是也功耗非常低,和NBIOT差不多。
半雙工通信,星型網絡,需要搭建自己的路由器,根據建筑物遮擋情況的不同,覆蓋的半徑也不同,最大可以到十幾公里的覆蓋;根據用戶數據傳輸量的大小不同,每個路由器能連接的外設也不同,最大能到上萬個。
Lora可以走低頻的400M附近,也可以走高頻的900M附近,不過都是非標準頻段,這是一個巨大的硬傷,除非有大玩家布局,有可以和移動聯通抗衡的體量和背景才行。目前了解到鐵塔公司有意布局,這是個好消息,他的體量足夠,且有天然的塔資源,以及最重要的頻譜資源。另外聽說廣電也在搭這個實驗網,不過廣電就算了吧,當年的CMMB,廣電占有內容和頻段兩大“極缺”資源,還是被硬生生玩死了。對比一下掌握頻段的中國移動,和掌控內容的樂視,愛奇藝等公司,只憑倚天屠、龍之一就可以號令江湖,廣電的運營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記得多年以前,湖南一個地方的CMMB用戶投訴說看不到電視節目了,于是公司內部通過關系問了一下,了解到因為沒交電費,供電局把發射塔的電給斷了,其原因是不知道這個電費是該地方廣電交還是國家廣電交,我fuck,當時把這個笑話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另外,Lora的芯片目前只有Semtech獨家生產,不過這個標準很簡單,做起來不難,主要看市場。
藍牙5.0 Mesh網:
當前市面上所有的藍牙鎖,都是4.0/4.2的BLE,MTK的2G物聯方案甚至還是BT3.0。BT5.0的標準號稱可以支持非常多的功能,對于自行車應用來說,期中最高可以到300m的傳輸距離很有意義。當車足夠多,以及用戶足夠多,Mesh的組網功能就可以極大的發揮作用。比如國外有一種基于藍牙mesh的防丟產品,叫做Tile,這產品甚至受到了沃茲尼亞克的推薦,當然BT4.0只有十幾米的距離,只能找丟失在家里的小物件,而300米的距離,除非是惡意破壞,否則通過Mesh,就可以找尋到被胡亂丟棄的車子。
如摩拜和OFO在市內當前的密度,以及用戶量,應該是可以走BT5.0的Mesh網絡的,這樣可以極大的降低鎖的成本,以及運營成本,且無需那么大的一塊太陽能板,以及發電花鼓。
另外還可要看是否需要GPS定位功能,如果有GPS定位,可以精準的得到位置信息,但是成本略高。BT5.0標準還提到了室內定位功能,這對于想要監管車輛擺放,建立虛擬樁的政府也是一個好消息。對于是否可以用這個功能來實現車輛的定位和尋找,還沒有仔細研究過,需要和做BT的朋友在詳細交流一下。
5.0標準里面的廣播容量增加了很多,通過beacon就可以完成數據的傳輸,5.0的傳輸距離的增加是由于改進了接收性能,而并不是單獨的增加發射功率,所以功耗并不會怎么增加,當然有待于具體的產品實測。
東西看很好,但是標準剛剛推出,芯片要2017年上市,看看系統廠家會怎么玩。
小結:
物聯網移動通信方案,國內至少在1-2年依然是GSM的天下,但是發達一些的國外,2017年是青黃不接的一年,當前的4G方案成本太高,其他標準網絡還沒有成熟,我個人比較看好純藍牙5.0的Mesh網絡,但是必須是大玩家有足夠的密度。或者藍牙4.0+NBIOT或Cat-M方案。接下來的標準之爭會非常激烈。
老板,借個板凳,再來塊西瓜。
車身發展方向簡析
如剛才所說,聊完了作為大腦的智能鎖,再來看看作為肉體的車身。
對于共享單車,對騎行體驗的影響,有如下幾個地方:
傳動系統:
傳動軸—-忘記這古老的萬一吧,雖然幾乎不需要維護,但是比較沉,成本高,傳動效率低,就不要想著再從棺材里面爬出來了。
防銹鏈條–風華正茂的防銹鏈條非常適合共享單車,選擇好的品牌和材質,基本上也不太需要維護,在加上一些特殊的鏈罩設計,可以大大減少磨損和延長使用壽命,掉鏈子的問題目前基本沒有碰到,半年一年的簡單維護即可,這才是共享車的康莊大道。
新貴皮帶–和汽車的正時皮帶原理一樣,各種指標都很好,就是太貴,完全沒必要。
變速系統: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車都不支持變速,其實內變技術和產品是比較成熟的,而且也很少需要維護。當然,多了一個機械設備就多一分出問題的概率,但是對騎行體驗會有比較好的幫助。
更主要是會增加成本。不過應該很快就會看到這樣的車子了,一些在資本或供應鏈上沒有競爭力的小公司,就需要在騎行體驗上找突破口。
發電系統:
我還是非常看好太陽能板的方案,從之前看到的一些實驗數據來說,滿足正常方案的正常使用問題不大,而且形態可能不僅僅局限于當前的籃筐位置,可以有多種方案。
至于發電花鼓,成本和阻力是最大的挑戰,目前幾家號稱做出增速電機以減小阻力的廠家,實際測試下來,哪怕后端系統只吃3W-4W的電,阻力就會變得很大,目前看到的幾家都要150RMB以上的價格,太貴,本人比較不看好。
輪胎:
平時騎車的人都知道,輪胎對于騎行體驗很重要,但是出于免維護的需求,只能使用實心胎。但實心胎由于材料的不同,體驗的差距很大,比如摩拜一代和二代的胎,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現在很多輪胎和材料供應商正在這塊發力。另外,車胎的寬窄也是因素之一。可以參考山地車和公路車的輪胎區別。
力矩電助力或純電動:
在上海已經看到有純電動的共享單車了,享騎,由政府主導,看看網上的評論,笑笑就好了。這玩意就是面子工程或者拿來騙錢玩的。當然,這種車是有需求的,但是電怎么補?
一種方案是更換電池,但是連國家大力扶持的電動汽車產業,并且有大量加油站點網絡,都沒能實現電動汽車更換電池的方案,更不要說電動自行車了。
如果充電,是到固定的點去充,還是現場充?拿回固定的點,每天賺的前還不夠運費呢,現場充,需要什么速度?每臺車就算5分鐘,也會累死運營的人。在集電子行業精華之大成的手機里面還沒有做到這么牛逼的快充電芯技術。石墨烯材料?電芯的串/并聯轉換方案? 先看手機廠家弄出來再說吧。
曾經還有人提出來自己個人帶電池的方案等等,都非常的不著調,但是從長遠來看,力矩助力或者電動是趨勢,但要在技術上或者運維上有突破。
另外,從成本角度來說力矩電助力或者純電動的成本還是非常高,目前要3000+RMB,大規模投放資金壓力也太大。
運維和商業模式和簡析
運維:
這里提到的運維單純指車輛的維護和保養,這部分也會占據很大一塊的成本。
大家應該已經聽說過,曾經的OFO雇傭民工在北京中關村人工搬運自行車的故事,看哪里沒車了,人工騎過去,很low,不過也沒辦法。
除了車輛調配,單車的保養,故障車的維修,以及角落車的搬運等很多需要運維處理的工作。正常也需要半年一年左右的時間進行一下簡單維護的,比如鏈條的調節,上油,車閘的調整,輪胎檢查等,就算是摩拜一代的所謂牛逼車,我也遇到過輪胎不平衡的情況,或者車鎖罷工的情況。對于一些邊緣車,要進行挪動,甚至緊急快速充電。
這些普通的維護,無需拉回倉庫或者廠里,成本和時間都不劃算,其實我們只要做到如下兩點:
1:車身的易維護性設計。
1:大數據統計用車時間,鎖的問題上報,位置上報,以及收集用戶反饋的問題。
2:簡單改裝貨運車日常巡游,搭配車載快速充電系統,以及日常的維修工具和材料,并配備一個單車維修人員。
根據系統提供的信息,找到需要維修的單車,由于易維護,對于單車簡單的維修,保養,可以現場完成;搬運,應急快速充電等都可以通過貨車完成,對于系統快充方案,根據各自不同的系統方案設計,只要可以做到充電1小時,待機半個月就足夠了;如果遇到車身或者車鎖的大問題,才需要運回廠里維修。
商業模式:
其實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很簡單,無非如下幾種:
其一:只要收押金就好了,雖然理論上這是別人的錢,但是只要你能保證他有車騎,基本上會一直放在你的口袋里面的。據有人分析,某公司的一臺車平均會有接近10個用戶注冊,每個人299,一臺車就可以摟到近3000塊錢,躺著吃利息,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其二:收租,半小時一小時的收,雖然OFO是雷鋒,但是它的車便宜呀,只要不全變成雷鋒車就行,一臺車每天就算賺3塊錢,兩三個月本就回來了,現在還有啥比這好賺?
其三:廣告,
APP入口,走精準投放,強制觀看,這個是當前的大頭。
車身廣告,車身廣告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貼膏藥,還有一種是電子形式的廣告,畢竟現在的車已經電子化了,電子廣告有幾種方式:
A: 電子廣告屏幕,類似一些建筑物上面的紅色白色滾動字幕,效果不太好
B : 激光投射到地面,或者類似碧虎科技那種在出租車后窗上的投射,但是對于單車來說,功耗不可接受。
C: 聲音廣告,這個我比較看好,在車上加裝喇叭,功率不要太大,在用上時髦的smart PA。如果這個車停在了地鐵站,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不定時播放各種口號,什么“收禮只收腦白金” 什么“羊羊羊”,不定時播放,搞聲音轟炸,強奸人們的耳朵,這樣的標新立異的做法,效果一定不錯哦,而且,可以作為緊急廣播的通道,還有故事可以講,只不過,要能證明你不會被黑客攻擊利用,否則會造成不良影響——在此說明,這是本人的專利。
其四:搭配其他服務,比如你可以免費騎車,但是要下載我的軟件,玩我的游戲,或者點擊我指定的鏈接等,這是純互聯網公司的打法。
結束語
共享單車大戰的序幕剛剛開始,當前是一個百家爭鳴,群雄混戰的時代。不過這個產業帶有一定的地域性特點,很多公司會從自己熟悉的地盤做起。從全國性的大玩家來看,我依然保持我之前的觀點,不會超過三、四家,很快就會有一輪血拼和整合的過程,應該就在今年。
摩拜曾經放過狂言,就算全世界只剩下一家共享單車廠家,那只能是我。如果摩拜內部沒有出現大的問題,我非常相信這句話;OFO估計也應該會在,看他們對待鎖的態度以及和人民群眾的底線斗爭情況;但,誰會是第三、四家呢?
共享單車行業斗爭的最后,應該還是會變為BAT之爭,大資本主義已經生根發芽。但是,應該不會像共享汽車目前只剩下滴滴獨大的情況,因為這個行業,不是純粹的互聯網。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玩家不斷的加入,標新立異,帶來不同的特點和玩法,以及無底的下線,勾引人們去選擇,甚至最后,很有可能免費。當你看著站在面前的花花綠綠,手機中的牌子縱橫交錯,今天,你要翻哪一個呢?
記得以前在看一個網絡小說《80后睡在東莞》,其中有一個橋段:一個場子的舞臺上,許多女孩搔首弄姿,臺下的嫖客人頭攢動,不時有人上臺領走心儀的女孩。突然,后臺警笛急鳴,警燈閃爍,幾個手持手槍,腰帶手銬的女警出現在臺上,那些還沒有被帶走的女孩有些混亂,但也無處可逃,呆呆的站在那里,臺下的人們一陣騷動,有些人甚至驚慌失措,準備溜走,但只見此時,又有幾名老司機走上臺去,睜著色迷迷的小眼睛,領走了那幾個女警……
本文轉自:《史上最全面、最詳細的共享單車原創行業分析》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LoRaWAN新型地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