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18 點擊率:67
作為B端市場中室內定位技術的佼佼者,近兩年UWB吸引了越來越多的C端品牌關注。盡管2008年日本鐵三角公司就開始致力于UWB技術的產品開發,并推出了SpectraPulseUWB無線麥克風系統用于政企活動中。但真正讓UWB技術走向大眾,從企業市場走向消費市場的還是蘋果。
近兩年,除了手機新品相繼增加該配置外,蘋果發布的其他智能設備也有不少應用了UWB定位技術。
4月21日,蘋果最新發布的防丟神器AirTag也搭載了U1芯片。它的出現,不僅進一步豐富了蘋果內部的UWB產品生態圈,還引發了有關UWB消費級產品應用的熱烈討論。
截至目前,除了蘋果,三星、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也都在UWB消費級產品布局中有所行動。
三星手機:繼首次搭載UWB技術的Galaxy Note 20 Ultra之后,Galaxy Z Fold2 5G、Galaxy S21 Plus和S21 Ultra均有UWB技術配置;
a.三星Galaxy SmartTag+:集成藍牙(BLE)和超寬帶(UWB)技術,通過三星移動設備上的 "SmartThings Find "服務進行精確定位;
b.小米:定向操控“一指連”,基于手機的UWB核心產品,可無感控制周圍家居物品;
c.OPPO:Find X3 Pro 一鍵聯手機殼套裝,基于OPPO UWB 空間感知技術與智能家居進行交互,實現對周圍對象的精準指向控制。
現階段,雖然UWB消費級應用多集中在手機等智能設備領域,但其對汽車行業的無鑰匙啟動或感應雷達來說,UWB都具備其他定位技術所沒有的性能優勢。因此,在汽車行業,UWB消費級產品的開發力度也在不斷加強。
以無鑰匙啟動為例,寶馬在CES 2021期間正式宣布要在2021款新車中增加對增強版UWB數字鑰匙的支持,用戶可通過iPhone及AppleWatch實現較遠距離開啟。
那么,吸引巨頭紛紛布局的UWB技術,究竟有什么獨特的優勢呢?
UWB與傳統通信技術有極大差異,不使用傳統通信體制中的數據載波,而是通過發送和接收具有納秒或微秒級以下的極窄脈沖來檢測時間,中心頻率可以是3.1~10.6GHz,使用500M以上的頻率帶寬。具備高精度、更高的安全性、低延時、高傳輸速率、穩定性高等指標.
UWB的出現順應了電子行業發展的趨勢,滿足基于傳輸速度、距離、耗電量、安全性、價格或者用戶特殊的需求等方面。僅僅一次性建設成本,中國企業級定位市場的潛在需求將會達到千億級別以上,加上后續的營運,市場規模則更為龐大。
據相關機構預測:UWB技術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164億美元。未來,在UWB消費級應用的發展中,作為位置物聯網領域的專業定位品牌,EHIGH恒高將充分發揮自身研發優勢,以C端用戶需求為出發點,面向消費者提供實用性與穩定性兼備的優質產品,為UWB消費級產品生態鏈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助力!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5G網絡切片的七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