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36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政府的科學家們計劃創造一顆“罐子中的恒星”,在地球上復制出太陽和其它恒星通過核聚變產生能量的方式。如果成功的話,人類將會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再也不需要依賴化石燃料來產生電力了。新一代核聚變設備核聚變需要把氫原子置于高溫和高壓之下,直到它們聚變成為氦原子。美國能源部普林斯頓等離子體實驗室(簡稱PPPL)的物理學家們近日在期刊《核聚變》(Nuclear Fusion)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公布了他們研發新一代核聚變設備的計劃。“我們希望能為未來的發電廠提供新的發電途徑。”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喬納森·梅納德說道。他同時也是PPPL實驗室前不久剛剛完成的“國家球形托卡馬克實驗升級”(簡稱NSTX-U)項目的項目主管。此次升級耗資約9400萬美元(約合6.27億人民幣),由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出資贊助,于去年開始運作。PPPL實驗室和英格蘭的卡拉姆都已經擁有了球形托卡馬克裝置。這些托卡馬克(或者說核聚變反應堆)或能為我們進行核聚變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幫助科學家設計出新型核聚變裝置,作為商用核聚變發電廠的試點工廠進行發電。研究人員稱,PPPL實驗室的托卡馬克裝置在升級之后,能量更加強大,同時卡拉姆的兆安球形托卡馬克(簡稱MAST)設備升級也即將完成,這都將使我們朝著商用核聚變發電廠的建成更進一步。PPPL實驗室主管斯圖爾特·普拉格指出,NSTX和MAST裝置“將進一步推動物理學的發展,增進我們對高溫等離子體的了解,并為核聚變的發展打下科學基礎。”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