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248
如果說,公眾溝通是當下核電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可回避的新常態,估計沒人會否定。按照國際核電發展的通例,發展核電要征詢當地公眾意見。對核電產業而言,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當下一樣,急需公眾溝通的有效作為。甚至可以說,公眾立場決定了核電產業是否能夠實現良性發展。那么,如何有效進行公眾溝通,為核電產業可持續發展塑造民意支持根基?是否有一些“現成的答案”可以借鑒或復制?由題而出,記者的目光聚焦在“三十而立”的秦山核電基地身上。作為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秦山核電基地,其深耕30多年的公眾溝通之路,也許就是中國核電業界構建與民眾對話暢通機制,實現“有效有為”的最好參考樣本之一。這個樣本同時也顯示出海鹽縣發展核電產業和秦山核電在海鹽縣再拓展的得天獨厚優勢。
2013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把國內首次核電公眾宣傳教育評估的試點放在了秦山。評估報告稱,秦山核電基地是“整個行業的核電科普宣傳樣本”?!暗角厣娇匆豢?,到海鹽走一走”,近年來,一說到核電,社會各界自然想到秦山、想到海鹽,其積淀30年的公眾溝通資源、經驗和品牌優勢,正顯示出卓越的“借鑒、復制”價值。秦山核電基地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公眾溝通方法和對話渠道,已初現范本效應。
30年安全建設運行是公眾溝通最好的底牌
安全是核電事業的生命線,這樣的意識,在秦山“深入骨髓”。也正是30年安全建設運行,讓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事半功倍,有了最具說服力的“金字招牌”?!?0年來,秦山核電基地沒有發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任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事件,各項環境輻射監測指標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敝泻撕穗娺\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濤“簡單”地向記者道出了秦山核電的安全業績。正是這個“簡單”的事實,消弭了民眾曾經復雜和沉重的隱憂,支撐起了當地居民如今厚實的期望和信心。
“還記得秦山一期開工的時候,我很擔心與核為鄰是否安全。這么多年過來,證明了核電的安全?!?0歲的海鹽縣居民平幼泉告訴記者。跟平幼泉一樣,海鹽人對于核電的認知,在經歷了初始階段的保密狀態、初期的擔憂,到逐步了解之后,現在是“核諧相處,為核高興”。離核電站不遠的秦山鎮楊柳村的居民,早已心平氣和。一位出租車司機跟記者開玩笑說:“30年過去了,我們是馬照跑、舞照跳,跟中國別的地方一樣,該怎么過就怎么過?!憋@然,這樣的淡然,源自秦山核電的“讓民眾放心,對環境無害”。
對此,秦山核電基地所在地的海鹽縣縣長章劍在向外界推介海鹽時,則用了一組數據自豪地表達了他自己的看法:“在近幾年的浙江省縣級城市空氣質量檢查中,海鹽都處在前列。2013年,海鹽空氣優良率達到97.3%;海鹽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健康,人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80歲,超過浙江省平均水平。秦山地區的癌癥發病率、新生嬰兒畸形率都在正常值以內;秦山核電退休的一些老領導、老同志們幾乎都長期居住在海鹽,他們的態度非常具有風向標意義,體現了對核電環境安全的堅定信心和對海鹽宜居環境的高度認可?!?/p>
毋庸置疑,安全穩定運行的基本事實,稀釋了民眾心中的疑慮和不安?!按_保萬無一失”的承諾,“與核電相守”的堅定,使得當地民眾“吃下了定心丸”,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也有了足夠的底氣。秦山核電業主公司總經理、秦山核電基地黨委書記李大寬則直言:“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就是我們最好的宣傳,是我們最好的底牌。秦山核電與海鹽開創了共建、共融、共贏、共進的發展模式,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基本的事實:核電是安全的。”
發揮“人的魅力”時時處處彰顯核電正能量
“有底氣”,是秦山核電基地當下的公眾溝通常態,而秦山的公眾溝通,其實從30多年前就開始了。1983年,秦山核電站開工建設,秦山核電的公眾溝通,從那時候開始真正與核電建設發展一路同行,以“大氣如海、淳樸似鹽”的海鹽為起點,開啟了“永不落幕”的溝通之路。
“秦山核電公眾溝通起步比較早。上世紀80年代初期,海鹽還只是一個封閉的沿海小鎮,從老廠區等全國各地核工業戰線上奔赴海鹽建設核電的‘老核工業人’,身上‘天然’就帶著艱苦奮斗、嚴謹細致的氣質,他們對事業執著的追求精神,慢慢感染著海鹽人。無形中,他們的魅力就貼上了核電人的標簽。”秦山核電科協秘書長周拯曄在談起秦山的公眾溝通源頭時這樣說道。
李大寬則向記者介紹這樣一個品牌——“邵工話核電”。“一直以來,秦山核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退休職工、浙江省核學會原副秘書長邵祖芳,從為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們上一堂生動的核電科普教育課開始,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形式,逐步進學校、入機關、在街頭廣場、上電視……其實,從我們的核電立項伊始,為了讓核電站周邊的公眾了解核電,一個又一個‘邵工’在30年中,不斷推動著核電公眾溝通的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逐步形成具備秦山特色的核電科普理論和實踐經驗?!?/p>
在中核運行黨委書記吳崗看來,依靠“人的魅力”,秦山核電基地建起基礎扎實、隨時隨地的“溝通網絡”。像這樣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每一個核電人的作用”的方法,是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工作中關鍵的一環?!昂穗姷墓姕贤ㄐ枰S時做,不是出現問題才匆忙上場,只有長期、常年不斷地溝通,社會公眾才能潛移默化地認識核電、了解核電。我們現在要求每一位員工,甚至是我們的每一位承包商,除工作8小時內以身作則,8小時之外的生活中也要做核電人的表率,做出彩核電人。”
也正是憑借著核電人時刻的以身作則,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變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避免了生硬的灌輸說教,讓核電知識和核電形象潛移默化地在海鹽、在浙江,在每一個秦山核電人所到之處,開出“正能量的魅力之花”。
讓溝通與時俱進“與眾不同”
當然,公眾溝通不是一件“隨意而為”的事,而是一個與各方緊密相連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根據公眾溝通本身的發展規律順勢而為,也更需要“主動而為之”。這一點,在秦山核電基地體現得尤為突出。為了更專業、更穩步推進秦山核電文化宣傳、公眾溝通工作,實現秦山公眾溝通工作的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2013年,秦山核電基地整合了秦山一二三期公眾溝通資源、優化工作組織結構,正式成立了秦山核電新聞宣傳中心,全面負責秦山對外公眾溝通工作?!斑@也是為更好地發揮秦山老基地核電科普優勢,立足秦山,依托海鹽,輻射全省,服務全國?!崩畲髮捊榻B說。在秦山核電基地,公眾溝通的一個主要方式是核電科普?!皫啄昵埃覀兙陀小欢认到y性的科普宣傳安排?!弧浅霭嬉槐拘宰印逗穗姟踩鍧嵉哪茉础?,贈送給前來核電站參觀的公眾,每年出版一套核電科普掛歷,送給應急區域內的居民,制作一張科普光盤,贈送給社會公眾;‘二’是以初中二年級學生為科普重點,每年面向秦山核電廠煙羽應急計劃區的8所中學的初二學生,開設為期三天的核電科普教育課;‘三’是三種科普教育的基本形式——聽科普報告、看核電知識展覽、參加科普有獎知識競賽,讓學生和民眾有更多的親身體會?!敝苷鼤险f。
這樣的“一二三”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肮ぷ饕恢痹诓粩嗟刈兓?,也可以說是創新,有時候甚至是被倒逼著去挖掘新的途徑,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面對新的民意空間和新的發展環境,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眳菎徧钩泄姕贤ǖ摹白兣c不變”之間的不容易。也正是出于這種依時而變的思路,讓秦山核電宣傳之路“風生水起”。2014年,由中核運行自編自導自演的“核電小蘋果”視頻風靡網絡?!岸潭處追昼姷囊曨l里,5名核電員工出鏡,在秦山核電基地的各個場景前,身著不同崗位的核電員工服裝,模仿了熱門歌曲《小蘋果》的舞蹈,視頻中還穿插了核電科普知識和生活用電知識?!碧岬胶穗娦√O果,每一個秦山人都為之點贊。該視頻一經發布,就迅速引爆了核電圈,短短幾天內總點擊量就達千萬之多,該視頻被評為“2014年中國企業新媒體傳播十佳案例”。
“先要有關注,再談科普”,這是視頻創作者、中核運行黨群工作處的邵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感言,而這也正是秦山核電基地公眾溝通工作“抓住熱點、與時俱進”的一個真實寫照: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讓公眾關注核電的“前事今聲”,從而為核電發展營造出良性的輿論空間。
在這方面,秦山核電基地的另外一個溝通竅門是“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作為目前秦山核電基地公眾溝通主要負責部門——秦山核電新聞宣傳中心的負責人高飛說:“我們針對不同的群體,加強了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群的教育和培訓,如海鹽縣政府工作人員及人民代表、政協委員等的核電知識培訓;重點對能夠推動社會公眾更好地接受核電的人群——教育、衛生、文化系統人員及核電廠五公里范圍內的居民等重要群體進行專門培訓,使得核電科普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也獲得了更大范圍的支持?!?/p>
另外,善于借力也是秦山核電公眾溝通的一個重要方式。2014年10月11日,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王國慶等領導以及中央主流媒體嘉賓等共聚秦山,為核電公眾溝通建言獻策、把脈引路。在中核集團在秦山核電基地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中,中央主流媒體記者了解秦山核電嚴謹規范的管理、優美的環境、安全的事實之后,發出了一篇篇客觀的報道,澄清了大家的誤解。近年來,隨著后福島時代社會公眾對核電的日益關注,在“3.11”日本福島核事故周年、“6.5”環境日等敏感時刻,邀請媒體記者和專家走進秦山核電已經成為慣例。這種應時應勢的公眾溝通形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借力地方政府共融互動促溝通
而說到秦山核電基地公眾溝通另外的一個特點,就不得不提核電基地與海鹽縣政府的“企地共融,同筑核力”。對此,海鹽縣核電辦公室主任徐瀏華深有感觸,在他看來,核電幫助海鹽成為了“核諧福地”,而海鹽也使得核電“惠風核暢”。徐瀏華說:“海鹽人對核電的認識也經歷了一些曲折,現在民眾對核電早已由擔心轉變為放心,由避核轉變為親核,由壓力轉變為動力。在這個過程中,秦山核電基地與海鹽縣政府探索和建立起來的‘地方與核電’和諧關系,稱之為范本是不為過的?!毕嗷ズ献?、優勢互補的格局,也讓秦山核電基地的公眾溝通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這樣的成果更是讓海鹽當地政府切身地收獲到了實惠。
秦山核電基地所在地秦山鎮,從原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發展到后來連續多年獲得“全國百強鎮”稱號,顯然,秦山核電對海鹽縣及其所轄秦山鎮知名度的提升以及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容小覷。正是由于有這樣的共享利益,秦山核電基地與海鹽縣政府心往一處使。秦山核電建立起以公眾為中心、以公眾的科學需求為定位導向的科普模式,形成了與海鹽縣支持重點工程辦公室,海鹽縣科協、科技局、教育、衛生、廣電系統,以及與其他核電基地聯動的一體化格局。而且,核電項目對地方的貢獻不僅體現在GDP上,還在于給公眾帶來的切切實實的社區利益和就業機會。對此,徐瀏華更直接地表達了他的觀點:“公眾為何反對在自家門前建核電站?原因無非在于所感知的利益無法抵消所感知的風險。而秦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p>
而像這樣的聯動發展越來越得到加強和深化。其中一個值得稱道的舉動是,秦山核電與海鹽縣共同實施了為期三年的核電科普行動計劃——《海鹽縣核電科普宣傳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即在三年內,以全縣“兩代表一委員”、機關干部、學生、醫生等“十類群體”為重點,通過開展“建立一個核電科普宣傳教育組織”、“建成一支核電科普宣傳隊伍”、“建設一個核電科技館”、“建立一個網絡、電視新媒體宣傳平臺”和完成核電科普“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社會公眾“進核電”這樣一個“四建”、“四進”的活動,共同深耕海鹽的核電公眾科普園地,參與科普行動的人員計劃達5萬人。長期從事核電公眾科普工作的秦山核電新聞宣傳中心陶奇偉介紹說:“從2013年以來,我們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核安全知識廣場咨詢,千場電影核電知識下鄉,公共自行車宣傳欄核電科普廣告投放,中學生核電夏令營活動,干部廠長走進核電,送核電科普書進社區,設立‘核電圖書角’,在離核電廠最近的中學建立核電科普教育示范點,等等。同時,公眾開放日、媒體開放日、員工家屬開放日、高一新生徒步走核電等各種活動,也成為公眾溝通的 ‘重頭戲’?!?/p>
30年來,秦山核電基地切實加強與海鹽地方黨委政府的合作,按照“深耕海鹽,輻射全國”的原則,開展“清潔核能助力‘兩富’浙江”、“海鹽核電科普三年行動計劃”等各種形式的常態化、品牌化核電科普宣傳,受眾超過10萬人。據不完全統計,秦山核電基地已累計接待公眾12萬人次,4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賓5000多名,僅2014年,就接待300余批共計1.1萬人次。
其實,早在1999年,秦山核電基地就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還是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軍工文化教育基地”。2013年,海鹽開始打造全國首個核電科技綜合旅游區。在秦山核電基地開工建設30周年之際,國內最大的、展示內容最豐富的核電科普宣傳專題科技館于2014年9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通過現代手段全方位、感性地展現核電原理、普及核電知識,并將其融于海鹽地方經濟、旅游事業發展中,使得秦山核電科普體驗成為了海鹽的旅游王牌,并成為秦山公眾溝通工作下一步的一個重點。秦山核電業主公司副總經理雷鳴澤介紹說:“這項工作對于將秦山核電打造長三角地區乃至輻射全國的核電科普中心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政府和核電領導在推動這項工作上都很‘給力’!”
而“清潔核能助力‘兩富’浙江”則是浙江省與中核集團于2012年開始共同推進的一項核電科普活動。秦山核電基地積極抓住這個機遇,利用非常有吸引力和傳播力的科普宣傳載體——互動實物模型,制作了國產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主線原理模型、燃料組件模型等7組模型,免費捐贈給浙江省科技館作為長期展項,由此也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到了“核電魅力”。
隨著秦山核電基地全面建成以及核電科技館的后續投用,秦山核電基地的衍生價值將日益體現。無疑,秦山核電基地對其他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的借鑒作用也會彰顯示范本紅利,尤其是對漳州核電、遼寧核電和桃花江核電等兄弟單位的影響帶動和經驗參考,已表現出獨具一格的價值。僅2014年,就有4000多位其他核電項目所在地的公眾代表走進秦山核電,感受核電之美。
深耕公眾溝通30年的秦山核電基地與海鹽縣因核電而形成的融合互動實踐,顯示出卓著的全國示范效應和“可復制”的路徑模式。相信這會是秦山核電基地 “老把式”的一個“新常態與新未來”。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