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47
色彩和密度測量是印刷中對物品復制質量進行控制的常用方法。在印刷中我們通常是將復制圖像與原圖像進行比較來判斷色彩的還原程度,從而得出復制圖對原圖忠實程度。雖然在印刷過程中,我們盡量采取定量指標來避免人為因素對圖像還原程度的影響,但人眼的觀察對圖像還原來說仍然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印刷領域中控制人眼對色彩觀察的誤差就顯得尤其必要。
因為光源和相關觀察條件的不同,每一種材料的顯色方式也存在著差異,這直接影響了人們對圖像最終效果的判斷,再加上印刷又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工藝過程,在彩色圖像的復制過程中常常會涉及許多單位和個人,色彩感覺需要在不同主體之間進行交流,隨著我國印刷行業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強,色彩感覺的國際間交流勢在必行,為了避免對色彩感覺的誤解,在產品復制過程中就應該使用穩定的觀察條件,并且采用國際通用觀察環境標準來規范我國印刷行業的發展,從而更好地使我國印刷產業融入世界印刷領域的范圍內。
國際通用標準觀察環境規范發展至今已有 30 多年的歷史。1975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就制定了《IS03664 觀察色彩透視片和復制品的照明條件》,1989 年 ANSI 又制定了《PH2.30-1989 印刷品、照片、色彩印刷品、投射激光成象復制品的觀察條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IS03664:2000 已經成為觀察色彩透視片和復制品照明條件標準中相對成熟的標準了。
1.光源的色溫為 6500K 或 5000K,顯色指數(Ra)>90%;
2.照度應在 500Lux~2000Lux;
3.照度的均勻度>85%,即在光照最強的中心的照度為 100%時,光照最弱的邊緣地區的照度不得低于 85%;
4.光源的背景色應為吸光型的中性灰色;
5.觀察環境不受其它光線或顏色的干擾。
基于這種標準,北京蘭德梅克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組織攻關小組,研制開發出 D65-A 系列標準
光源產品,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選用進口元件器材,經過科學設計,精心制作,使其產品無論在外觀造型還是使用性能上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標準光源產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