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67
“圍繞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心任務,電工標準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苯眨袊娖鞴I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協標委)召開一屆五次會員大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協標委理事長邢玉久進一步強調了標準化的作用,同時表示,“為電工行業調整和振興做好技術支撐和服務,標準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重要。”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以“科學發展、開拓創新,推動電工行業標準化服務于產業發展和振興”為主題的電器工業標準化會議備受業界關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終身榮譽會長陸燕蓀、副會長兼秘書長楊啟明,以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
注重前瞻性研究
標準化工作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近年來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已被提高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在奧運保障、抗震救災和奶粉事件應急處理中,標準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痹搮f會副會長、協標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曉燕表示,“近年來電器工業協會組織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設備標準的制定,是與國家特高壓直流設備的研制、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同步進行,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
記者注意到,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從行業層面一直努力推進先進技術標準引領行業發展,標準化工作“發揮了牛鼻子作用”已在行業中形成共識。據楊啟明介紹,伴隨改革開放,電工標準化在機制創新、結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采用國際標準、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業績有目共睹。
方曉燕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近年來標準化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2008年底,電工行業標準共計2869項,其中由電器協會歸口管理的國家標準1270項。目前,現行國家標準采標率達到66%,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69%。
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間,前瞻性標準化研究作為強力技術支撐引領電工行業獲得飛速發展,兩大變化令人矚目:一是生產能力大幅躍升。工業總產值三十年增長50余倍;發電設備產量三十年增長倍。二是技術水平實現質的飛躍。發電設備實現了從小型機組向30萬千瓦、60萬千瓦的過渡,70萬千瓦水電機組和100萬千瓦火電機組已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火電設備實現了由亞臨界參數向超臨界、超超臨界參數的升級;水電設備研制出具有世界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峽電站水輪機及全空冷技術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尤其是世界首條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線路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成功掌握了世界輸變電前沿技術。
凸顯引領技術進步作用
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電工行業受到很大沖擊?!皹藴驶ぷ饕灿瓉砬八从械奶魬??!狈綍匝喔嬖V記者,“去年是標準化工作任務最重、面臨形勢最為復雜的一年。”據她介紹,面對巨大壓力,標準化研究著重開展了推進重大裝備標準研制、推進標準對電工產品節能減排的支撐作用、加快電工行業標準制修訂步伐、推進發電設備領域國際標準化突破和加快標準化技術機構建設五大方面的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與此同時,全行業在國際市場大幅萎縮、需求明顯減少的形勢下,仍實現了25%的增幅。
不難看出,當前形勢下的標準化研究在實質性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快速發展中凸顯出引領作用。
首先,電工標準化研究在開展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和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組織哈汽公司、東汽公司、上汽公司等龍頭企業和汽輪機標委會加快研制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大型空冷機組、核電常規島汽輪機等重要標準。同時,組織開展了±800千伏直流輸電設備、特高壓交直流控制和保護設備(1000kV、±800kV)、高電壓試驗技術(特高壓設備)等重要標準的研制。
其次,加快推進標準對電工產品節能減排的支撐作用。記者了解到,2008年是國家強化節能減排責任制的第一年,為推進落實責任制,電工行業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龍頭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和標委會緊密結合以標準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機制。據介紹,去年協會提出并上報了《2008~2010年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化發展規劃》(電工部分)并組織推進行業加快實施。列入《規劃》電工行業標準項目近40項,除涵蓋已開展的超(超)臨界大型空冷水電機組外,還涵蓋了大型循環流化床、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余熱鍋爐、大型蒸發冷卻發電機等項目,這都是我國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需要發展的重大裝備。
第三,加快標準制修訂步伐。全年完成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851項,計劃完成率達90%以上。目前電工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標準水平進一步提高。
第四,推進電工國際標準化工作,增強了國際話語權。通過多方努力,哈汽公司副總經理張秋鴻成功當選為IEC/TC5主席,爭得我國第三個IEC主席席位。至此,我國僅有的三位IEC主席都是由電工行業承擔的。
與此同時,重點推進了大型發電機、變頻節能電器設備、工礦牽引電氣設備等33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的組建,建立了體系完整、國際對應、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的電工標準化組織體系。
多舉措助力產業調整振興
“電工行業謀發展的關鍵是抓住時機,有效地在經濟轉型方面做扎扎實實的工作?!弊鳛殡姽ば袠I老領導、老專家,陸燕蓀始終高度關注電工標準化研究工作。他全面客觀地分析了當前形勢,從實施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需求的視角,提出未來標準化研究的方向和要求。
標準化工作的前瞻性來自于市場需求,當前形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曉燕認為,我國正處于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先進裝備有著巨大的需求,為標準化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敖衲暌麓罅θ嫣嵘龢藴仕健⒎债a業振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行業技術進步?!贬槍衲觌姽藴驶ぷ鞯闹笇枷耄撼浞职l揮電工行業產學研優勢,服務于裝備制造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積極促進電工裝備自主創新,努力推進清潔高效發電、特高壓交直流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裝備、行業共性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促進電工標準化平穩較快發展。
電工標準化將圍繞推進行業調整和振興工作,重點開展八方面的研究。
一是健全和完善標準體系,啟動“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形成系統完善、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相互銜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電工行業標準體系。使其與國家能源建設相適應,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相結合,與國民經濟建設尤其是當前擴大內需的要求相協調。
二是配合國家振興規劃,加快推進重大裝備標準化工作。如百萬千瓦級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設備、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大型燃氣機組等,以及風電電氣設備、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等。
三是配合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開展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設備標準化工作。繼續做好±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設備標準的審查和上報工作,同時做好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專項標準課題的驗收工作。
四是結合國家能源政策調整,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標準化工作。組織行業積極參與核電相關標準研究和制定,與相關標委會和企業協調做好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核電常規島汽輪機標準研究制定”的實施,組織開展核電汽輪發電機、核電電動機、核電電纜等重點標準前期研究。探索并推進風電電氣設備標準化工作,使標準、檢測、認證與產品開發相配套,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五是加快電工裝備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重點抓好變壓器節能降耗、高效節能電機、清潔燃煤工業鍋爐等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
六是加強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管理和監督,增強標準的有效性和適用性。完善技術委員會工作情況跟蹤和動態管理,加強監督,不斷提升其工作水平。同時,加強電工行業標準立項和報批工作的審查和監督。
七是加強標準復審力度。對于國民經濟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產品更新換代、節能降耗急需的標準,要及時復審修訂,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和對行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
八是穩步推進采標工作,提高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水平。穩步推進采標工作,注重采標的有效性,發、輸電設備標準加強主動性采標,配、用電設備加強采標的同步性,電工基礎材料加強采標的速度。
方曉燕透露:“目前正在實施的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648項,預計到今年底電工行業國家標準總數將達到1700項,標齡5年以內所占比例將達到71%。”
相關鏈接
電工制造業調整和振興主要任務
為防止中國經濟加速下滑,實現2009年“保八”目標,國務院陸續出臺重要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列入振興裝備制造業、依托十大領域重點工程中,高效清潔發電項目、特高壓輸變電項目受到電工行業廣泛關注。
高效清潔發電
以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和福清、廣東陽江、浙江方家山和三門、山東海陽以及后續核電站建設工程為依托,推進二代改進型、AP1000核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控制棒驅動機構、核級泵閥、應急柴油機等主要設備的國內制造。
以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場工程為依托,推進風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變頻控制系統、風電軸承、碳纖維葉片等產品的國內制造。
進一步提高70萬千瓦以上水電設備、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百萬千瓦級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設備、大型燃氣機組、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等技術裝備的性能質量。
開發太陽能發電設備。發展大型火電、核電站輔機。
特高壓輸變電
以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為依托,以交流變壓器、直流換流變壓器、電抗器、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全封閉組合電器等為重點,推進750千伏、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輸變電設備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