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5
中國工業報:我們了解到,第八屆制博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報名參加的國內外企業近600家,日本山崎馬扎克、德國德馬吉、美國哈斯等一些世界知名企業將繼續參加制博會,還有百余家企業是第一次參加制博會,請您具體介紹一下本屆制博會的情況。
李盈柱:第八屆制博會共有中外參展企業598家,展位2802個。其中,國內企業491家,來自23個省市(區),展位2382個;境外和外商投資企業107家,主要來自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等16個國家和地區,展位420個。第一次報名參加制博會的企業有175家。
在國際金融危機、市場不景氣、參展經費削減的情況下,國內外眾多參展商之所以繼續參展,我認為是對中國當前經濟復蘇勢態的認同,是對東北振興所蘊含商機的期待,是對制博會搭建的平臺及產生的巨大效應的認可。
中國工業報:今年是制博會第八個年頭,您作為每屆制博會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回顧這八年,制博會是如何從創立一步步發展的?
李盈柱: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是國內唯一一個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的裝備制造業博覽會。自2002年以來,制博會展出面積共42.9萬平方米,參展企業5116家次,展位20732個。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和境外企業1572家次,共接待包括國內30個省市(區)和國外代表團以及采購商、專業技術人員在內的各界人士76.7萬人次。舉辦論壇、講座、采購訂貨會、技術交流會、新產品推介會等大會子項活動70余個。
第一屆制博會是以機械加工設備和機電產品為主,涵蓋12個行業、100多個門類,主要有機械加工、礦山、起重、傳動、橡塑、化工、醫療、包裝、印刷、農機等機械裝備以及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設備等。
第二屆制博會則是突出了“裝備制造與高新技術”的主題,眾多國際裝備制造業的知名公司帶來了高水平的展品,提升了制博會的檔次;與第一屆相比,整個展會設計的總基調,突出了現代裝備制造業特點,展會的品位大大提升。
第三屆制博會實行了展務工作市場化運作的嘗試。從第四屆制博會由沈陽振興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展覽業務之后,制博會實施了國家級展會政府適度參與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辦展體制。在展館設置上,改變了以往按地區劃塊、綜合布展的方式,而是按照國際通行的專業展會標準設置專業展館,逐步形成了以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工業自動化為主項,通用和專用設備相配套的展覽格局。
從第五屆制博會起,為提高制博會的權威性,鼓勵參展企業展出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適應市場需要的自主研發及引進技術自主化的產品,大會邀請全國裝備制造業行業協會和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參展展品進行評獎。
第六屆制博會設立了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專項展。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覽會吸引了國防科工系統9家企業集團參展,集中展示了我國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和軍民結合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無人機、防務指揮車、航天多用途特種車、航空發電特種車等高精尖新產品。
第七屆制博會繼續按專業展出的原則設置了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工業自動化及動力傳動、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以及工程機械等4個專業展區。全面展示和介紹上述專業領域里國內外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最新研發的科技成果。在這次展會上首次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合作,開通“網上制博會”,通過為參展企業提供更全面、更有價值的貿易服務和增值服務,提升制博會吸引力。此次展會另一大亮點是,2008跨國公司采購商大會搬上制博會,進一步擴充了制博會交易平臺功能,為參展商和采購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回顧制博會這八年,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國工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我國裝備工業體系日漸完備,鼓勵技術創新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加強企業技改投入和推動產業升級等成為裝備工業發展的主推動力,成為我國抵御經濟危機的堅強支柱。
中國工業報:從這次展會的參展商組成上看,歸屬國防工業的軍民結合企業的數量大幅超過往屆,這意味著什么?而且世界知名企業也增加了不少新面孔,有的還是首次參展,并帶來最新研發的技術,能否詳細介紹這些參展商的一些情況。
李盈柱:這次展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都以集團名義統一組團參加,主要展示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在航天、航空、航海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重點是以新能源裝備為主的民用產品。這些軍工集團的全力加盟不僅是集團自身形象的集中展示,更與眾多的參展商建立起技術與采購互信的溝通渠道,對于機床、工業自動化的參展企業來講,三大軍工集團是非常重要的大采購商。
本屆首次參加制博會的德國蔡司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精密光學儀器產品制造商,將展出世界最先進的三坐標測量機;日本山崎馬扎克是最著名的世界機床企業,本屆制博會申請了180平方米展位,將首次展出剛剛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化數控立式車削中心;瑞士阿福爾特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瑞士精密加工領域的領先制造商,將展出先進的七軸加工中心,主要應用于醫用及鐘表行業;澳大利亞昂科機床是知名的磨床制造商,將展出高精度、性能穩定的磨床產品;臺灣鴻隆興機床將展出亞洲著名的高速銑床。不僅如此,許多國際化的跨國公司由于具有豐富的專業會展經驗,給我們舉辦展會帶來有益的啟發和做法,為我們以后的展會提供了可借鑒的模板與經驗,為我們的展會更具專業水準提供了幫助。
中國工業報:新能源產業已成為世界產業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去年制博會就有一些企業加入新能源產業的開發,如沈陽遠大集團開發的風力發電設備。今年,據了解沈陽就有10多家與新能源相關的企業參展,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
李盈柱:在本屆制博會上,我們專設了“新能源裝備展區”,將會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保定風帆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嘉盛陽光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陽遠大集團、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和沈陽瑞祥風能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展示他們在新能源領域技術、設備與市場開發的進展和成果。新能源產業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與支持的對象,我們計劃從第八屆制博會開始將對“新能源裝備展區”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力爭辦成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新能源裝備展會,成為制博會的新亮點。
中國工業報:每屆制博會論壇都有新的題材,或是技術領域、或是學術交流、或是政策理論研討、或是法規講座咨詢。制博會是否已經逐步培育成具有國際化、現代化和專業化水平的國際知名品牌的經貿盛會?
李盈柱:的確是這樣,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制博會組委會的領導下,經遼寧省、沈陽市各級政府和制博會具體承辦單位的共同努力,在國內外裝備制造業的大力支持下,制博會已成為國際裝備制造業國際知名品牌的博覽會。已經形成了以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和工業自動化為展覽主項,動力傳動、模具、能源裝備等專用和通用設備相結合的展覽格局;擁有了一大批穩定的參展商和客戶群;構建了國內外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展示平臺、交流平臺和貿易平臺;發揮了承接世界制造業產業轉移的重要作用;為海內外企業展示實力、尋求合作、開拓東北地區市場提供了空間;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加快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屆制博會上,組委會還將邀請工業品營銷專家在展會論壇上針對不少裝備制造企業在金融危機困擾下,如何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加強營銷隊伍建設,提升企業競爭能力,進行實戰型、互動式講演,期待能給制博會帶來一抹亮色。另外,我們考慮在以后的各屆制博會上,加強與以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聯系,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在展會上為大學生提供畢業前實習、就業和創業的機會。
閱讀延伸: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上,中國工業報社、《裝備制造》雜志、沈陽裝備制造行業協會將攜手組織一場工業品營銷管理講座,特邀工業品營銷專家李洪道進行主題演講,并同與會裝備制造企業經營者進行現場交流與研討。
講座名稱:構建基于信任導向的中國特色工業品營銷管理體系
講座時間:2009年9月2日下午1∶30~16∶30
講座地點:沈陽國際會展中心A館多功能二廳
講座主題:經濟危機下中國工業企業營銷的危機與對策從以“人”為本到以“眾”為本工業品營銷———贏在信任
演講嘉賓:工業品營銷專家、慧泉(中國)國際教育集團資深顧問、上海恩虹營銷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李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