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59
目前,我國電力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已進入了新的實用化階段,但大部分所涉及的數據是管理或實時運行參數,發電機組或設備的檢修、安裝、設計參數及相關技術標準等數據很少進入MIS系統,而這些數據對于機組的可靠運行和故障分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發電機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管理手段,建立火電機組及電力傳輸網方面的技術信息管理系統。使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找到生產過程中的規律性問題,發現機組設備運行缺陷,為故障的及時、快速、準確診斷提供信息支持,從而提高電力生產安全運行水平。
本系統的設計目標為快速、準確地把發電機組的設計規范標準、安裝信息、機組調試信息、檢修信息、故障處理信息、運行狀態信息及實用的計算方法等復雜信息,通過方便的輸入方法存到數據庫中,使局域網中的用戶可以直接查詢機組信息,遠程客戶通過PSTN(ISDN)也可方便地進行查詢。
2系統結構設計
2.1系統體系結構的選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普及和發展,數據庫技術越來越成熟,采用數據庫技術來設計這樣的系統也越來越容易。一般來說,實現這樣的系統可采用3種體系結構:客戶/服務器(C/S)模式;客戶/服務器/數據庫(C/S/D)3層結構模式;瀏覽器/服務器/數據庫(B/S/D)3層結構模式。
C/S模式的優點為:將應用邏輯與數據分離,實現了在網絡上的負載均衡,充分利用了網絡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客戶只需將請求送給數據庫服務器,數據查詢工作由服務器承擔,服務器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但是其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由于計算機技術的快速進步和企業需求變化的加快,企業面臨的硬件、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開發工具以及應用系統的升級周期越來越短,因此系統維護費用變得越來越高。在客戶端必須安裝特定的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應用系統等才能工作,而應用系統安裝、升級的維護需要專業人員進行,且必須各站點逐個安裝,使客戶端的維護工作量非常大。
B/S/D模式采用標準的TCP/IP、HTTP傳輸協議,客戶端通過單一的瀏覽器訪問WebServer以及相連接的后臺數據庫。B/S/D結構具有使用簡單,易于維護等特點,但是這種WEB數據庫的開發采用CGI(通用網關接口)、ASP(動態服務器網頁)、PHP(超文本預處理器)等技術,對于實現復雜的業務邏輯系統及交互式用戶界面比較繁瑣,且速度較慢。由于發電機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主要針對本單位局域網用戶(包括遠程用戶),因此選擇了C/S/D的3層數據庫模式。該模式是將C/S模式下的客戶端應用分為2部分:將程序功能和數據庫操作作為應用程序服務器,將輸入/輸出界面和網絡通訊作為客戶應用程序(瘦客戶)??蛻舳酥回撠熡脩舻妮斎?輸出和網絡通訊工作,應用程序服務器負責核心的、易變的業務邏輯。這種模式消除了C/S模式中客戶端應用軟件分發的問題,而且與B/S/D模式相比,客戶應用與服務器應用開發更簡單、靈活,客戶端程序比IE瀏覽器有更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更快的速度。
2.2硬件體系統
硬件體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3軟件體系統
軟件體系統采用3層數據庫技術來實現,即以局域網用戶(包括遠程用戶)為對象,建立數據庫服務器、應用程序服務器和客戶應用的3層數據庫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統,使授權用戶能快捷方便地編輯、瀏覽和查詢有關信息。軟件體系統結構見圖2。
本系統服務器端采用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統,以ORACLE8i為數據庫平臺,開發工具采用前沿開發工具之一的Delphi6.0,客戶端可為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