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Linux能為許多高級應用及管理服務提供理想的操作環境,但它沒有針對性能、外形尺寸及資源保存進行優化,因此不適于高流量、多CPU系統的應用。Linux還缺乏一整套提供故障通知、熱插拔、負載均衡以及動態發現等時間敏感服務所要求的高可用性屬性。將Linux與諸如OSE的實時操作系統相結合,可以增加真正的實時性、內建高可用性以及對分布式系統的高級支持。本文將討論這種方案所采用的概念。圖1:Linux和傳統RTOS性能比較。
設計人員的兩難處境
選擇一種RTOS并為系統中的非實時部分編寫定制軟件。該RTOS可使系統高效地運行,但對于非實時操作而言,軟件開發成本可能會很高;
- 采用帶有實時擴展的Linux。與使用RTOS相比,有實時要求的部分很可能較難開發,而且在性能及可預測性方面存在風險。對于含有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節點更是如此,在這些方面實時性是個問題,對存儲空間的需求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 第三種方法是結合上述兩種操作系統的優勢,在最適合的地方使用RTOS,而在最合理的地方使用Linux。但此方案的缺點是系統將會變得更加復雜。
OSE/Linux混合方法
可靠的任務間通信機制
圖2:OSE網關實現了OSE與Linux之間的橋接。
Linux與OSE的橋接
完整的軟件開發平臺
作者:Anders Flodin
戰略聯盟總監
Enea Embedded Technology公司